第536章 陆游的困惑(2/2)

作品:《大宋燕王

以百姓没有钱,国库没钱,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朝廷没钱修路没钱赈灾。

船队带回来的西洋货物,价格高的普通百姓看都不敢看,那些富商豪门却能一掷千金,更有甚者,直接整船买下,货都不用装卸,直接运走,他们的英气初时让陆游很难安静,由于在他们眼前,他是那么的贫穷。不过随着交易越来越多,他渐渐麻痹了。

随后一个问题时常在脑中浮现,钱多少是多,多少是少?

他还跟沈缙就此事讨论过,终极他们一致认为,钱不存在多与少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够用就行了,真给他们几百万两银子,他们还不知道怎么花呢,唯一的措施就是拿回家往,谁愿意花谁花。

与此同时,又一个问题在脑海浮现,回易船队没回来之前,富商豪门手里的这些钱都在哪里?都放在地窖吗?若没有回易,他们把搜刮到的钱全都躲在家里,十年几十年之后,百姓手里还有钱吗?朝廷手里有钱吗?

这是个问题。

当年在临安游学,筹备科考时,曾经与太学生争辩过关于“百姓躲钱一万贯,三年之内不交易便没收”是否公道的问题,当时心里就有疑问,百姓手里的钱从哪儿来,朝廷的钱从哪来,终极这些钱又流到哪里往。

那时他想不明确,后来做了回易参军,随船出海,才渐渐想明确一些。

如今那些商贾拿出手里的大笔钱采购了无数货物,他们势必要把手里的奇货提价之落后行售卖,再收回更多的钱来,从他们手里购置货物的人,又是从哪里弄来的钱?

毫无疑问,他们赚不了大商贾的钱,只能搜刮底层百姓。

所以如此高价的西洋齐货,对普通百姓来说没有丝毫利益,反而会让贪婪之人为获得足够的钱财满足私欲,不停的搜刮他们,带给他们更大的伤痛。

这些天陆游由于此事,心坎煎熬不已,不知他往返易到底是对是错,这个问题他没有跟任何人说起,毕竟,一旦说出来,恐怕就被看成是不支撑回易。随后马上就会有人问,既然不支撑回易,当初为何出海?

为避免麻烦,他选择闭嘴,把问题躲在心里。

从泉州往明州,水路不足千里,顺风北上,不用太赶,七八天也就到了。

神船上能跟杨丛义说上几句话的除了陆游之外很少,他又不爱好一个人观舞听曲,所以时常会找陆游聊天。

能聊的话题很多,但很多时候不由自主的就会聊到回易,聊到朝廷大事。

年轻的陆游毕竟是读书人,尚未进仕途,心里有话根本躲不住,杨丛义很快就觉察到他对回易的见解和态度,对全部回易来说是很不利的,也很危险,由于他心底已经开端猜忌回易,猜忌他们做这些事情的意义。

回易是必须保持的朝廷大事,在杨丛义看来,挣钱是小,造就一种进取、冒险的精力更为重要。

现在的大宋*逸了,临安歌舞升平,高官小民一起享受安适,处所驻军不再练习,享受太平,等危机来临,他们哪里还有抵抗的勇气?

不能打仗,那就远洋冒险、练兵,激发随行将士们面对狂风巨浪时的勇气。

然而,这些话杨丛义不能跟他直说,他怕他会刨根问底,而他的来历和机密,真的是机密,不能跟任何人说起。

终极,他们的议论回到远洋回易的初衷,赚钱,丰盈国库。

对于陆游远洋回易带回来的高价奇货可能使普通百姓更加困苦、更加贫穷的忧虑,杨丛义给了他一个解释。

他告诉陆游,朝廷缺钱、国库空虚,于是才有了回易处,回易处是为朝廷赚钱的,朝廷赚钱跟商贾一样,大部分商贾赚钱只为传后代,而朝廷赚钱是为了花出往,拿钱办大事,终极回易船队赚来的钱,会通过各种道路再次回到百姓手中。

钱,只有流通才有意义。

当天,杨丛义跟陆游说了很多,解释了他所懂得的回易和贸易的意义,而让陆游记忆深进的,只有这一句。
本章已完成! 大宋燕王 最新章节第536章 陆游的困惑,网址:https://www.7v55.com/177/177115/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