阖家团圆(1/2)

作品:《东鲁传

赶在晚饭前,若萤回到了家。

远远瞧见门前人影幢幢,叶氏和香蒲都在门首的梧桐树下,三个衣衫褴褛的半大子,一人捧着一个豆腐皮粉丝大包子,吃得头不抬、眼不睁。

香蒲手中端着一碗菜汤,一迭声地提醒着:“慢点儿,慢点儿,没人跟你抢。吃太急了,心肚子疼。”

叶氏正跟几个农作归来的街坊话儿。

若萤站在墙拐角处仔细听着。

起这三个乞丐,在镇子上流浪了也有些日子了。仨都是男孩儿,大约十一二岁,一个身上还长疮,稍稍靠近了,就能闻到一股令人作呕的恶臭。

据,他们仨是从昌阳县城的“养济院”跑出来的,泥鳅一般地滑,抓都抓不着。

起先,大家还担心他们会偷鸡摸狗为乱一方,少不得见了就要骂几句、恫吓几声。

后来发现,除了有些滑头贫嘴,这仨孩子手脚竟还算干净。白天转悠着吃百家饭,一擦黑就不见了踪影,也不知道究竟栖身在哪个犄角旮旯里。

等那三个孩子吃喝完了,叶氏跟街坊的闲聊也暂告一段落。

那仨子就给叶氏和香蒲磕了个响头,训练有素地:“人腊月(芒)(丑瓜)愿三娘、香姨娘青春永驻长生不老,愿三大爷家红红火火财源滚滚。”

叶氏忍不住笑骂:“油嘴滑舌的,不是好东西!”

香蒲眉开眼笑:“承你们的吉言。你家三老爷要真是发达了,姨娘天天管你们饭吃。”

“要能有饭吃有地方住,人们愿意给三娘三老爷当牛做马!”

“行了行了,天晚了,赶紧回去吧,别在大街上溜达了。”

叶氏挥挥手,那三子便一溜烟往西而去。

入夜后,镇上的巡逻很严密。一个打更的,一个巡夜的,会走遍大街巷。

在一些僻静的巷里,都建有高大的栅栏,朝开暮闭,以防不测。

基本上没有什么空置房,腊月他们想要在镇子里混上一晚,几乎很难。

叶氏估摸着,他们有可能是去漫坡地里的那些荒置的看瓜棚了。

手搭凉棚看看西边的晚霞,叶氏不禁喃喃:“二嫚怎么还不回来?”

“快了吧?姐姐别担心,现在合欢大街上,哪个敢欺负咱家二姑娘?”香蒲嬉笑着,扶了她的手臂一同进了院子。

盏茶工夫,若萤慢吞吞进了家门,手里拎着一捆从西边菜园地头剜的野菜。

叶氏从厨房出来,上下打量她几眼:“没事么?”

“嗯。”

这个千篇一律仿佛亘古不变的应诺,很大程度上安慰了叶氏。她转身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若萤走到西净旁边。

鸡舍里的五六只鸡是极为熟悉她的,一起上蹿下跳聒噪起来。

若萤放倒菜板,稍微择了择野菜,用一把满口牙的菜刀剁成菜碎。然后去东厢面缸里抓了几把麦麸子,拌成粉状,投到鸡食槽里。

世界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

一直跟在屁股后头的若萌这才得了开口的机会:“二姐,家里来客人了,你知道不?”

这个“家”可不是指三房,而是前头老太太那里。

若萤在山上,故而不知道山下的状况,其实,这一个白天,整个合欢镇都处在热议中:钟家五姑奶奶衣锦还乡了!

“……好几辆马车,好多的箱子,好多的丫头婆子厮,等了好久才看到。五姑姑就跟仙女一样,他们都比做姑娘的时候还好……”

若萌激动得呼吸急促。

正就着夕阳绣花的若苏也有几分憧憬:“大伯母家的一个侄女儿也来了,明天我们一起过去,你不要到处跑。”

“二姐一定要去,姑姑肯定会送我们礼物。”

难怪她刚才一直按捺着雀跃,原来如此。

钟家老五?

若萤也很好奇,这个当年忽然失踪的五姑姑到底是个啥模样?

曾经有道消息,她跟着一个有妇之夫私奔了。钟家为这事儿没少忧郁过,仗着势力,钟老太爷很是打压了一些异样的声音和异样的人,无论如何也要维护宝贝闺女的名誉。

对外只是被一个做大官的远房亲戚要去陪伴老太太了,彼此有书信往来。只等到那边老太太归了天,女儿就会回来。

算起来,这都是五年前的事儿了。

走的时候悄无声息,回来时却声势浩大,老太爷和老太太这回面子上可是大大地有光彩了。

一夜如一年。

翌日早饭后,叶氏领着四个孩子往前头去给老太太请安。

紧赶慢赶,过来的还是晚了。

还在二门上,就听见了大花厅里的欢声笑语。

锦绣罗列、花团锦簇,几乎淹没了老太太的身影。

一个富贵逼人的少妇坐在老太太身边,两个人手拉着手儿,老太太的眼圈儿有些红,分明是刚才哭过了。少妇一边拿帕子给她拭泪,一边低声安慰着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鲁传 最新章节阖家团圆,网址:https://www.7v55.com/175/17516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