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何方(1/2)

作品:《东鲁传

若萤恍然惊觉,抽抽鼻子,想起母亲嘱咐的,鲜猪肉必须炒熟了才好贮存,便想要拿去厨房处理。

杜先生看着她的背影,愣怔了片刻。

应该是好了吧?看她干活儿那个利索劲儿,就不像是个有毛病的。

刚才看她发呆,还以为又犯了痴傻的毛病呢。

大显闻着肉香直吧嗒嘴,想蹭点油水,碍着杜先生在,又不敢公然败坏自己的清誉。想把此间的主人诓走,便东拉西扯没话找话:“先生今天不去钓鱼了?趁着这会儿泥土松软,挖曲鳝最合适。”

“今天不钓鱼。”着,杜先生挽起袖子,从风箱旁边拾起斧子,到了外头,开始整治刚才拖回来的一根竹竿。

若萤切好了肉片,走到门边:“没有花椒了。”

炒肉放几颗花椒,这是叶氏的习惯,据这样子炒出来的肉才香、也更易于长时间保存而不被苍蝇虫子玷污。

杜先生顿了一下:“没有就没有吧。”

若萤没吱声,转身把西间窗台上的药包拎了出来。

杜先生有些生气:“没有,那里面没有花椒。”

若萤就等他开口话呢:“这是谁给的?以前没看到。”

杜先生的眉头微微一紧,好像没有听到,弯腰继续自己的活计。

避而不谈不外乎有两种情况:很不在意,很在意。

那么,杜先生的守口如瓶是前者、后者呢?

炒熟了肉,把猪油单独舀在一个饭碗里。等到凝固了,就可以撅了来炒菜、抹馒头吃了。

油锅自然是不能浪费的,下一顿饭正好借着锅底的油水炒点菜。

若萤盖上锅盖,轻车熟路地去屋西的菜园里捡菜。

经过杜先生身边,她住了一会儿。

大显倒是很明白她的心思,麻利地替她问出了心底的疑惑:“先生这是要做什么?”

“箫。”杜先生简洁明了。

大显不好意思地笑了:“还道你要做鱼竿呢。”

“笛子需要好膜,洞箫最省事儿。”杜先生掂着竹竿,考虑着取舍,“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果然是个高雅的人。肚子都吃不饱呢,还惦记着风花雪月。

“要省事儿,晾衣杆最省事儿。”

若萤嘀咕了一句,慢吞吞走开了。

大显亦步亦趋,委婉地想要得到一个米粽。

叶氏统共就给装了两个粽子,分一个出来,不知道杜先生后头会不会饿肚子?

“大显,你这样子真的不行。”若萤的表情十分严肃,“你这个样子,几时是个头啊?不如你去投奔你师兄师弟们吧。好歹也有个照应。”

她真担心大显一个人在山上,哪天有个头疼脑热,没个人照料,很容易病拖成大病,然后,死了都没人知道。

大显眼圈一红,哽咽道:“我舍不得师父……”

比起卧冰求鲤、闻雷泣坟,大显对养育他的师父的心,也算是虔诚了。

“该怎么办呢?大显,你该怎么办呢?”若萤望天喃喃自语。

“你以为我没想过么?”走不走,对大显来,是个很困难的抉择,“就算是走,也要安排好这里。锅碗瓢盆留给杜先生,破家值万贯,庙里还有不少的桌椅板凳,拿去卖了还是能卖不少钱的……

这一大片房子,以前住满了人,一起做早课、晚课,背着师父下河摸鱼、上树掏蛋……

以前只觉得吵闹,现在倒好,求个人来都没有人来。晚上,连个老鼠都没有,没有老鼠,就没有长虫。这儿是真的荒了,成天都能听到野鸡叫,就跟吃饱了打嗝似的。你知道吗?听到鸡叫,我就越发觉得肚子饿,越饿越睡不着,睡不着就要想以前的事,越想就越想师父他们……”

大显的声音低下去,哭声升起来。

若萤给他得鼻子酸溜溜地:“你只看到了老鼠搬家,有没有瞧见骚皮子搬家呢?我听六出寺有骚皮子呢。”

年岁大的黄鼠狼才叫骚皮子,是最有灵性的东西,民间也叫做“黄大仙”,是可以享受人间香火的东西。

大显抹了两把眼泪:“是有黄大仙,不知道住在哪间屋子里。师父过,那东西有灵气,惹不得。”

“你没看到它们,明它们还在。你知道吗?一个地方若真是要完蛋了,住在那里的骚皮子必定会携家带口搬走。老人们都这么的。六出寺不会倒,只要它们还在。”

“真的?”

若萤的凿凿言辞起了作用,大显一惊三叹后,对她表达出了深深的钦佩。

“你知道的事情还真是多。以前为什么就没看出来呢?难怪老人们常,越是老实人,肚子里的弯弯绕越多。”

“听你的,我倒像是个坏人。”若萤白他。

“不是不是,我不大会话,你要相信,你在我心里,是除了师父之外,心肠第二好的人。”

得,又绕回到伤心处了。

两个人闷了一会儿,若萤给他出主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鲁传 最新章节路在何方,网址:https://www.7v55.com/175/17516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