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族主义到虚无主义 汉字(3/5)

作品:《诸夏

,把中国文化纳入到了欧洲中心主义体系,把汉语纳入到语音中心主义体系。当然这也给中国人带来一丝好处,然而绝对不容忽视其恶果:汉字失去独特价值,一步步变为表音符号(原来是表意的),“中国文学”则成为“欧化”的别枝,中国人的自残为实现“英文一统天下”铺平了道路。

汉字疵咎固多(参阅前文《环肥燕瘦,方圆难周——汉语得失论》),然而功不容否,罪不至诛,在一定程度上功可抵罪。汉字别具匠心,通过既有抽象意义又有具体意义的符号,组合出东方特有之美。主张汉字革命的人最不满意的是:A汉字叙事功能薄弱(文言文体偏于审美功能),汉字作品多为诗词歌赋,少有长篇叙事作品;B汉语书面语呈现贵族化特征,一般平民难以染指。汉字革命就是要改变这一现实,把学习文字的过程简化为仅仅是学习数十个字母(如同西方那样),把中国文学改成以为主,实现平民化。

汉字革命派忘却了汉字造美功能正是西方文字所缺乏的,忘却中文可以与西文互补。没有中文,西文将失去抗席者,成为不可动摇的霸权。至于贵族化的指责纯属无稽之谈,汉字属于艺术,艺术从无贵贱之分。西方文学偏于平民,然而西方芭蕾舞、美术、歌剧、交响乐却都是贵族的,西方人从来没想到要将它们“平民化”。

如果凡贵族的都该破,世界早就不存在芭蕾舞与交响乐了。胡适以偏代全,以破代立,与事实乖,与道理违,处处露出“大胆假设”的破绽。汉字革命矛头为什么要转向文学?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中国文学特征是由汉字特征决定的,中国古典文学造美功能强、叙事功能弱等特征完全是汉字使然。牵汉字一发,动文学全身。胡适深知,汉字根基甚固,迂回进攻,堡垒反而易取,所以把火力对准了中国古典文学。

为获得民众支持,胡适打出“大众化”旗帜,希图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以壮声势。他说:一切新文学的来源都在民间。民间的小儿女,村夫农妇,痴男怨女,歌童舞妓,弹唱的,说书的,都是文学上新形式与新风格的创造者。这是文学史的通例,古今中外都逃不出这条通例。(《白话文学史》,岳麓书社1986年版)胡适的用意很明显,消灭汉字之后文学反而会繁荣起来,因为人们可以用嘴创作文学作品。在胡适看来,文学可以完全脱文字,不识字的村夫农妇亦可为之。

胡适混淆了:A书面语文学与口语文学的差别;B雅文学与俗文学的差别;C传世文学与时尚文学的差别。文化不存,民族无靠,人心失系,文明之河断流,传统之湖干涸。1958年,中国曾出现全民作诗的奇观,也许那就是胡适大众文学主张的一次实践吧。

钱玄同对汉字的诋毁完全是非理性的:(汉字)千分之九百九十九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钱玄同把“废汉字”与“废孔学”相提并论。

在钱玄同看来,汉字还不如一堆麇集的苍蝇,苍蝇还有些活气,汉字简直已经腐烂发臭。消灭汉字的呼声持续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家鲁迅在死前甚至唱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最高音。治汉字高手都诅咒汉字死,汉字如幕上燕巢,岌岌可危。厥后,破坏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旋律。取消汉字也罢,汉字拉丁化也罢,一切豪言壮语都是一过性的,就像戏剧中的龙套,没有太多的人记得谁在跑,然而影响却一直在延伸着,现在仍看不到尽头。

尽管“汉字革命”反对力量中有梅光迪、辜鸿铭、吴宓、林纾等重量级人物,阵势不可谓不强,然而还是敌不过胡适、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为何学衡派速败?至今未看到一篇令我信服的文章。窃以为,就文化而言,“破坏”与“保守”争锋,总是前者占便宜,因为破坏者总会以“将来我们可以建设更好的”为钓饵。汉字革命也不例外,结果自然是西风袭来百花残。

用西方那一套置换中国的国粹,是典型的虚无主义(尽管时至今日仍有人矢口否认)。中国表面上以中庸之道自诩,实则一直处于“极端”,未得其中。中国历史上多数改朝换代都是通过血肉拼杀完成的,每一次老百姓都是热情参与。文字与文学革命亦然,胡适登高,万众响应,与历次举事者得到百姓响应并无不同。百姓不免要把梅光迪等人视为“遗老”。大而言之,学衡派的失败是中国历史的宿命,责不在其人,更不在其说。实际上,学衡派词锋锐利,掷地有声,至今仍不失其意义。

请看,吴宓是这样对待中外文化交融的:所谓新文化者,似即西洋之文化之别名,简称之曰欧化。自光绪末年以还,国人忧国粹与欧化之冲突,以为欧化盛则国粹亡。言新学者,则又谓须先灭绝国粹而后始可输入欧化。确实二说均非是……西洋真正之文化与吾国之国粹,实多互相发明,互相裨益之处,甚可兼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诸夏 最新章节从民族主义到虚无主义 汉字,网址:https://www.7v55.com/119/11944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