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族主义到虚无主义 汉字(2/5)

作品:《诸夏

《鲁迅全集》第7卷)捧着古书是完全没有用处的。(《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新文学是在外国文*流推动下发生的,从中国古代文学方面,几乎一点遗产也没有摄取。(《“中国杰作”小引》,《鲁迅全集》第八卷)现在的新文学是外来的新兴的潮流。(《关于「世界」》,《鲁迅全集》第八卷)中国的一切旧事物,无论如何,定必崩溃。(《致宋崇义》,《鲁迅全集》第11卷)

很多人都认为“汉文终当废去”,只是他们未讲,由直率可爱的鲁迅讲出来。汉文“废去”之后使用何文,明摆着就是洋文。废除文言文就是为废除汉字做准备。当下文言文还出现于中学语文课本中,然而不过是皮相,现代作家写的百分之百是“白话文学”,正如鲁迅所说“几乎一点遗产也没有摄取”,也就是说,用白话文写出的“新文学”确实与传统瓜葛越来越少,以至于许多现代作家根本读不懂文言文,许多精美的汉字已被弃用。就在中国人丢弃自己国粹的同时,西方的有识之士却在反其道而行之,他们大声疾呼保守中国传统文化。

限于篇幅不能对这些智者一一指名,只能举其二三:列夫·托尔斯泰、伯特兰·罗素、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欧文·白璧德……欧文·白璧德说:今日中国文艺复兴之运动,完全以西方文化之压迫为动机,故就其已发展者而言,亦仅就西方文化而发展,与东方固有之文化无预也。(中略)中国必须有组织、有能力,中国必须具欧西之机械,庶免为日本与列强所侵略。(中略)然须知中国在力求进步时,万不宜效欧西之将盆中小儿随浴水而倾弃之。简言之,虽可力攻形式主义之非,同时必须审慎,保存其伟大之旧文明之精魂也(中略)。

总之,中国人之文艺复兴运动,绝对不可以忽略道德,不可盲从今日欧西流行之说。(《白璧德中西人文教育说》,转引自《国故新知论——学衡派文化论著辑要》,中国广博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显然,白璧德所说“西方流行之说”应该包括语音中心主义谬说。西方语言固有其妙处,然而中国人需要有“自己”的文字,用以创造独特的审美文化。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甘心让异族同化或取代自己的文字,只有文化汉奸才甘心弃中文如弃敝屣,迎洋文箪食壶浆。

二十世纪最初的一二十年发生这样的怪事:喜欢中国文字的多是外国人,多数中国人骂杀之,诋毁之,诅咒之。曲终戏散,浮尘落下,不能不陷入深沉的思考之中,尽管思之心栗,考之神伤。一堆问号萦绕脑际:中国为何挨西方人打?政治危机何以连累汉字?矛头为何由汉字转向文学?

中国人为什么在文学艺术上崇洋媚外?人们习惯于从中国特有的语言文字寻找答案。现代化需要文化与之配伍。自古以来,汉字、文学、政治就是三位一体。本来属于政治的皇帝诏书、奏对封事、科考文章、出师表都可以成为文学作品,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双双被选入《古文观止》,成为不朽范文。

中国的文学家十有八九是朝廷官吏,只不过有的在朝有的在野。官吏参差不齐,有的可以经邦治国,有的不过是龙钟腐儒,不谙政治。从鸦片战争算起来,半个多世纪,中国事事不顺,处处挨打,当然与中国“以文代政”的体制不无关系。不过客观地说,比改革“以文代政”体制急迫的事情多得很,理应先其急而后其缓。何者为急?改革政治体制本身为最急迫,具体说应该变“诸事出于一口”为“诸事决于公议”,即施行宪政,还权于民。

遗憾的是,以此为旨的戊戌变法速败,转移了中国人的视线,中国人攀山无路,索性绕山而行,在山外冥搜盲索救国之途。山隐天,海孕日,很多好东西藏于山与海之间,避之安得?不幸的是“山”与“海”被中国人回避了。大物不见,小物必显。正是在此种情况下,中国人死死盯住汉字,把汉字及其由汉字创作出的古典文学视为改革目标。胡适们认为汉字、文言文以及中国古典文学是祸水,将其贬得一钱不值。胡适大笔一挥,屈原、刘勰、司马相如等大手笔皆成为民族罪人,古典辞赋“只不过是比倡优博弈高一等的玩艺儿……以此愉悦耳目”(胡适:《白话文学史》)。

如果能耐下心读胡适有关文学革命的著作,完全可以编一部《中国古典文学罪孽大全》。胡适见字母若惊,疾汉字若仇,洋洋洒洒写下数百万攻击汉字与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字,成为名副其实的以卖传统文化求荣的文化汉奸。亲痛则仇必快。

胡适等人所作所为正中不怀好意的洋人的下怀。西方本来尊重中国汉学传统。传教时慑于华夏厚重的文化传统,他们不敢轻易开枪开炮(开始也动过开枪的念头,后来发现了美奂美轮的中国文学,认为对华夏只能柔服不能武取),破了传教“枪炮先行”的规矩(在印尼、印度及其拉美国家传教时都开枪镇压过反对者)。洋人万万想不到中国人会自动交出国粹,在文化上臣服。

就这样,西方人先兵后礼,诛叛柔服,萝卜大棒,两面皆赢,在中国人的帮助下,经过短短数十年时间就在“武功”与“文治”两方面彻底征服了泱泱大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诸夏 最新章节从民族主义到虚无主义 汉字,网址:https://www.7v55.com/119/11944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