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蛐蛐 1(1/2)

作品:《天灵地宝

感谢各位书友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关注,说起来,实在抱歉,因为家中女儿尚小,每天写字的时间压缩的可怜,还要忙着出版前的稿子修订,真是怎一个累字了得。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全家还是先回老家,回东北吧,照顾孩子还真不是个轻巧活……唉,周末启程,回去后,安顿好后,集中精力写作了。\u003cbr\u003e对于网上更新,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灵异文的订阅少得可怜,一个月的稿酬不到100元,真要是指望这个养活家就惨了。所以我更多的精力会放在实体出版上。年底前,《大清龙棺2》会上市,还有一部最新创作的小全新小说也将在元旦左右上市,届是会通知大家。《天灵地宝2》的出版正在策划中,估计明年春天就会出版了,由于出版限制,网上更新会更到40章左右时停更两个月,盗版凶猛,各位理解。\u003cbr\u003e目前《大清龙棺》、《天灵地宝》第一部均已上市,全国各大书城,当当网,卓越网均有售。\u003cbr\u003e咱们不是大神,网上订阅不敢奢望。说这些,希望大家理解,不要催更了,毕竟,还得生活,还得工作,还得赚钱……网上更新对于灵异文来说一天收入过10元的都是神作!我对灯发誓!杯催的是,我这个一天收入3元钱都不到,不吐槽了,继续忙活了。

屋子里装修很简单,简单到除了几件老式家俱外,什么都没有。

刚一进屋,徐青山和周伍就被靠墙角摆着的博古架吸引住了。架子上摆满了很多小玩意儿,个头都不大,圆的、扁的,各式各样,造型奇特,古香古色,想必是老头的心爱之物,只是大多看不出来是做什么用的。

老头显然极为疼爱白术,笑容满面,不分老少地和白术有说有笑,聊得极为开心。

白术陪着老头闲聊了一阵,见老头兴致渐高,这才话锋一转,说到了正题上,询问老头知不知道有种叫什么“黄金甲”的蛐蛐。

老头谈性正浓,骤然听白术问到这个问题,不由地愣了一下,看了一眼白术,慢慢地往椅背上一靠,瞟了一眼徐青山和周伍,问道:“丫崽子,你这次来找我是不是还有别的什么事儿啊?咋突然问起这些事来了?”

白术撅了撅嘴:“白老鬼,二分钱的小萝卜,您还拿一把。我看您也是不知道,问不问你也没什么用。算了,我再去找别人问问去。”

老头一听,“哼”了一声:“找别人?不是我吹,告诉你,就在这靖宇县城,除了我,你还真就找不出第二个懂虫的人!跟我使这激将法,老头子不吃这一套。”虽然他嘴上这么说,但是显然中了白术的激将计,老脸涨得通红,手上不停地摇着蒲房。

白术偷眼看了看,撇了撇嘴,故意说道:“哟……哟……哟!我知道,您是大行家,这天底上好玩的事就没有您不知道的。您就给我们说说吧,我都答应人家了,您要是不说,我这面子可全丢了!”

老头瞟了一眼徐青山和周伍,冲白术招了招手,趴在耳边偷偷地问白术,是不是处对象了?到底哪个是啊?

白术脸一红,瞪了一眼老头:“您别为老不尊,乱说话!要是知道就说,不知道就算了,我可没工夫在这儿陪您闲聊。”

老头嘿嘿笑了笑,瞥了一眼徐青山和周伍,腰杆往上拔了拔,端起桌上的紫砂壶,嘴对嘴地喝了一口,慢悠悠地告诉众人,玩虫这种事,这个年头懂得的人可不多了。别的不敢说,要说蛐蛐,就没有他不知道的。别看蛐蛐到处都有,可是那也是有讲究的。咱们北方产的山虫要属易州和涞水的品质最佳,不但颜色好,皮肉也细腻。南方的杭州和常州也是久负胜名,像杭州的将台、白庙出的沙虫,都是体肉白腻,善斗,力气也大。而临平和长安镇所产的蛐蛐,虽然也叫杭虫,那可比将台和白庙的差远了,与北方的虫相比,明显干练不足……

老头说起蛐蛐来就收不住嘴了,如数家珍,越扯越远,说了半天也没说到正题上。

徐青山瞅准空当,赶紧插了句话,问老头黄金甲到底是什么蛐蛐,在哪儿能找到?

老头说得正在兴头上,被徐青山突然插了一杠子,脸上有些不高兴了,看了一眼徐青山,哼了一声,端着茶壶一口接一口地开始喝茶水,一声也不吭了。

都说小小孩、老小孩,此话还真是不假,谁也没想到这老头脾气这么怪,竟然耍起了小性子,急得徐青山撞墙的心都有了。

白术在旁边冲徐青山眨了眨眼,示意他别再乱说话。赶紧走过去给老头续了点茶水,好说歹说哄了半天,老头这才气呼呼地看了一眼徐青山,接着往下说了起来。告诉众人,蛐蛐的品种分很多,古人在这方面可下了不少的功夫。按照蛐蛐的体色差别,细分为青、黄、紫、白、黑五大类,其中每一类体色中又可以细分出更多的品种,体系庞大。

就体色而言,平时见得最多的是青虫。青本指黑色,但对蛐蛐来说并不是真正的黑,而是褐中带蓝,略显灰色。古谱上把青色蛐蛐说成是青金色,青金其实就是铅,铅色就近似于蓝色。实际上细分起来,单就这一个青色就分为真青、淡青、灰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灵地宝 最新章节第二十四章、蛐蛐 1,网址:https://www.7v55.com/7/7719/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