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角逐大洋 二(2/3)

作品:《决战1984

军队目前仍无力抵挡苏联军队的进攻』旦战争爆发,安德鲁.马歇尔认为中国庞大的战略预备队或许并无法真正的发挥作用←的理由是苏联对中国的国防体制和动员能力有着清醒的认识,因此在发动战争之前必然会规避战争长期化的风险。尽管中国有着辽阔的疆域,但是其工业基地和政治枢纽却在位于中苏边境不到1000公里的范围之内,因此在一场标准的苏联“闪电战”面前,中国很可能在一周甚至更短的时间之内被彻底打垮。

当然也有美国军方的代表认为中苏之间不存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对抗,中苏之间恶劣的关系将会随着毛主席和勃列日涅夫等老一代领导人的先后过世而趋以缓和,华盛顿应该的的并非是中苏战争而是中苏联手。但这一观点被安德鲁.马歇尔嗤之以鼻※谓的意识形态在马歇尔眼中不过是一个人尽可夫的妓女比历史高尚不到哪里去。

在同样的意识形态之下,不同的历史时期莫斯科即可以和纳粹德国共舞,将英美视若仇寇」大林和罗斯覆可以谈笑风生,亲若兄弟‖样中国曾经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武装崩苏联”,也可以和尼克松握手构筑国际大三角战略。而趋同的意识形态之下,同室操戈的先例也并不显见≌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武装干涉,亲手扼杀“布拉格之春”⌒国对越南的自卫反击之战,难道不是在共同的意识形态之下发生的吗?

而相同的意识形态反而会成为苏联肆无忌惮发动战争的一个最好的理由,身为曾经的“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胜地”、“共产国际运动的领袖”,莫斯科早已习惯了祭起“共产主义正统”的旗帜对同一个信仰的邻国上下其手,甚至党同伐异,中国作为一个敢于违抗其意志的自主政体更是被早已打成了“异端邪说”。“维护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可以成为最为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在莫斯科看来用一场有限的军事行动,促成中国政府的内部剧变,推翻北京方面目前相对强硬的最高领导人,成立亲苏政府许无疑是迅速解决中国问题的最佳途径。

而作为曾经对中国革命有着深远影响的莫斯科而言,可以展开合作甚至对苏联俯首帖耳的代理人并非难事∞论是在莫斯科还是在中国国内,苏联方面都有不错的人选◎此安德鲁.马歇尔曾断言,在苏联发起军事进攻的同时,必然会在中国首都制造相关事端。而根据最坏的情况所制定的“紫金方案”便要求驻守冲绳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武装侦搜连要第一时间机降北京,从政变部队的手中救出中国领导人并将其带往相对安全的南方。

当然温伯格尽管认为中国常规武装力量将在第一时间遭遇重创,但仍认为情况恶化到要实施“紫金方案”的可能性并不大←们认为在苏联地面部队突破中苏边境之后,美国方面完全可以通过武器援助和海、空军的局部介入便可以帮助中国将战线稳定在燕山到沈阳一线±国地面部队只需要有限的介入。比如派遣第25轻步兵师在青岛登陆,建立一个稳固的桥头堡阵地便足以解决问题了。

而一向以好战而著称的拉姆斯菲尔德则更看重中苏战争爆发之后,苏联由于兵力调动而是否会在欧洲方面出现防御空虚。根据五角大楼所指定的“颜色”方案之中的“蓝色”方案$果苏联方面抽调驻欧方面1/3之上的兵力投入远东战场的话,北约应抓住这一难得的计划,在欧洲方面发起主动进攻。尽管在b方面绚烂的“鲜花革命”面前,中央情报局似乎被打的全无还手之力。但是最终他们还是为美利坚合众国在欧洲大陆濒了荷兰、西班牙和意大利着三个最为重要的桥头堡,而接下来的战斗则要靠五角大楼的将军们去博弈、去拼杀了。

美国在欧洲大陆驻军主要由陆军第7集团军组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最早参战的集团军级单位,这支部队1943年7月10日,在向西西里岛航渡途中以第1装甲军为基础正式组建∽任集团军司令便是赫赫有名的小乔温.史密斯.巴顿△为战后是美国在欧洲的主要地面作战力量÷实上第7集团军虽然表面上兵强马壮,但是在1974年之后却始终处于午累卵的地位。

正如前任美国陆军第7集团军司令、欧洲联合部队最高司令官—亚历山大.梅格斯.黑格在1974年10月上任时所说。“美国陆军目前在欧洲大陆已经没有一条称得上连贯的战线了,每一支部队都事实上处于被包围之中。”这并非卧耸听,翻开任何一张1974年之后的北约军事地图,人们都不难发现北约方面所处于的不利地位。

美国陆军第7集团军的司令部从联邦德国碍撤出之后,便搬迁到了荷兰的阿姆斯特旦,直接指挥着从联邦德国境内撤到荷兰的美国陆军第7军‰他们一起在荷兰地区并肩作战还有英国陆军的莱因集团军以及必须崩自己家园的荷兰军队$果仅仅从兵力上来看这一方面,北约方面可以说是重兵云集,集结着超过40万以上的地面作战力量。但是如果放眼四周却不难发现,北约部队在荷兰的重兵集团事实上处于苏联的三面合围之中。

在北约荷兰集群的正面是苏联红军兵力最强的西方方面军群,这个拥有5个合成集团军的庞大怪物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便足以用一次冲击便将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决战1984 最新章节第十章:角逐大洋 二,网址:https://www.7v55.com/6/682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