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小故事大学问(2/2)

作品:《警官之救赎

要非对号入座!”

“蓝山拍香港人的故事?你就编吧!你说的应该就是之前你和妈谈论过的陈炳基对不对?”苏凝原本就不理解唐雅雯为什么会答应让苏醒跟蓝山混在一起搞什么娱乐公司,更不相信苏醒只是凑个份子年底分红的安分孩子。正因为这个故事血热的她,真准备要刨根问底。

“要不怎么大家都叫他超人呢?”唐雅雯替苏醒回答了苏凝的问题,但她脑子里却另有一番疑惑。

相比于苏凝的热血,唐雅雯虽然更理性些但同样不能免俗的入了儿子的毂。她能明白苏醒是想说说房地产如何,可就算这是空手套白狼的买卖,狼在哪儿?凭什么雅信能让陈炳基之类的大人物投资?

苏醒见母亲和姐姐都不再怀疑自己获得故事的渠道,很快切入正题道“你们说的都不全对,它讲的是香港一个时代的故事,一个人不可能做成那么多事情。不过,既然你们说超人,那他自然有不同与常人的魄力和眼光,否则他不可能每次都脱颖而出,对不对?所以说,在现在的大环境下,他不可能没有反其道而行之的勇气北上,而只要他有北上的心思,今天之后的某天看见妈妈你的小书或者是采访你的电视节目之类的东西,了解到你的想法和经营手段以及在江川乃至整个大陆的背景,没理由不选择跟你合作!”

“继续说……”唐雅雯从容的样子,就好像入了?的不是她而是苏醒似的。

箭在弦上而不得不发的苏醒,只能硬着头皮选择继续坦白道“香港最紧俏的东西是地皮,这就使得这里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地产商更懂得充分整合来之不易的资源。所以如果他们选择走出去,第一个投资考量标准就是合作公司的背景以及该背景下生成的拿地能力,其它诸如资金、规模、效率等影响合作的因素,只有出现多个选择结果时才用得上……”

“可是,雅信又有什么本事去拿地?”

唐雅雯喜欢有选择性的思考问题,所以,她不认为一个卖钢材等物资的实体有什么借口去买地,就算是以盖钢材市场的名义,到最后变更土地用途也是个跨不过去的坎儿。

“妈,你忘了自己是江川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一马双跨的‘人物’?你要是转行做地产,是不是比别人容易的多?”

苏醒虽然尽力收敛自己,但一肚子坏水儿还是忍不住往外冒“陈炳基经营着一家销售网点儿遍布东南亚的‘陈氏超市’这事儿你知道吧?超市这种经营模式你也明白吧?所以,妥了……”

在苏醒的构想当中,唐雅雯借力香港财团进军地产界的--&网--,应该是现在相对于内地来说还比较陌生的“超级市场”。它虽然是微利行业,但其行业特殊性却使得其自身能创造强大的现金流,而且不像钢材市场那样有大波动,可以说是旱涝保收!如果一旦现金流形成规模,它还可以被当成短期融资的工具,其作用几乎和银行无异。

另外,这种小宗多种类的经营模式,注定了它对空间的要求必须建立在一个“大”字的基础上。

唐雅雯完全可以打着这种旗号,在获取现金流的同时以一举两得的方式,在江川乃至江川之外的城市当中跑马圈地。反正一间仓储式的超市,完全可以由一片钢结构的架子和几块固定在上面的铁皮形成,既节省成本,又能让那些对新生事物极其好奇的老百姓们自欺欺人的认为是国外舶来品的固有特色。

“经营呢?这么一会儿的功夫,你地产的事儿还没说完倒先给我出了个关于超级市场的难题?”

“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只要市场有需求,问题就都不是问题!”
本章已完成! 警官之救赎 最新章节第八十章 小故事大学问,网址:https://www.7v55.com/258/2587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