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武汉(2/2)

作品:《宋子安新传

御,迫使日军付出较大代价及时间才能渡湖攻克九江,与此同时我军加紧构筑庐山防御并囤集重兵;第二步是诱使日军迫于庐山上的侧翼压力转而强攻庐山并迂回两翼再度消耗日军战力;第三步是空军主力及海军行动切断日军鄱阳湖东西之间的联系并完成封锁;第四步是我军投入主力部队,在庐山守军策应下发动反攻,最终全歼渡过鄱阳湖的日军3-5个师团!”

老白说的气宇轩昂,我却一点信心都没有,且不说日军指挥官就是历史上武汉会战中把白崇禧(当时因李宗仁旧伤复发,五战区由副参谋总长白崇禧代理指挥)玩的鸡毛鸭血的稔彦,就是计划本身也太精细,稔彦这种皇室背景的指挥官会一步一步配合?特别是切断鄱阳湖湖口联系实在令人担心,而在较长时间封锁湖口更是一点把握都没有,真不知道这老白是怎么想的?

眼见白崇禧还在喋喋不休谈他的计划,陈诚先急了,起身询问如何长时间封锁湖口?

那知老白居然笑了,“本来本人也不会作这一计划,但在参谋总部看到由宋总司令,呵呵,应该说是军工署宋副署长提出的、已被空军和海军采纳并设计生产的新装备;经过和陈部长、周主任的多方协商,得出可以进行较长时间封锁湖口一带水域的结论。请子安贤弟介绍一下如何?”

“我?”

见我疑问,白推过一份文件来,果然是我署名的。

“空投水雷?”我苦笑,“健生兄,南面还好说,湖口一带那么狭窄的水道靠水雷封锁可靠不住啊?特别是我空军还处于一定劣势,基本只能靠不良气候布雷;而且不良气候又限制了反复布设。”

“呵呵,湖口一带我来解决,参谋总部已经围绕湖口安排了有坚固掩体的大量重炮,再加上战事一起海军答应再次封锁长江,我军炮兵足以压制数量虽多但缺乏掩护和补给的日军。其余地方我请教过厚甫兄和百福兄了,他们说没问题,而不良气候空军布雷他们都推荐子安老弟,只要老弟出马,解决问题小意思。”

“大量有坚固掩体的重炮?我记得我军剩下的重炮不足30门!”

“是的,加上几门日制重炮,我军以德制150榴弹炮为主的原有重炮的确不足30门;但子文从俄国购买的重炮已经抵达并整训完毕,这几月我军围绕鄱阳湖口构筑大量坚固炮兵阵地,足以在敌优势空军压制下完成长时间炮击使命。”说完白又推过一份文件来,署名的是我大哥。

“10/30式122毫米野战榴弹炮120门?”在我提醒下,大哥没有上老毛子的当、花费巨资购买80门一战前装备的老古董115榴弹炮,而购买了苏军现役的师属榴弹炮(虽然苏军新式122榴已经接近投产),野战性能颇佳;但这是跟日军150榴弹炮一级重炮和优势空军长期抗衡,虽有坚固工事,实在?

我转头看看陈绍宽、周志柔,只能苦笑着接受。

“还请子安筹划三战区协同作战,之前答应给你的10个师今天就编入第三战区序列;具体如何反攻,你这位‘福将’就自行安排吧,我们就不管了。”老蒋适时加码后完成了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

会议结束后我给陈、周两位传授了空中定点小窍门,其实就是定时在预定地点点燃预先约定的数堆连线大火堆,我军轰炸机看见后只要在各火堆连线交汇点投下炸弹或水雷即可。但回身领取更新部队序列表可把我气坏了,包括74军在内10个师是给了,可罗卓英第19集团军居然全给调走了!连刚整补好的税警总团也被改正规师名义挖去一半,而补偿只是几个新建垃圾师。一打听,原来还是老蒋亲自下的令,我靠!

刘建绪第10集团军,辖丁治磐第26军(32、41、44师)、陶广第28军(62、192、预5师)、李觉第70军(19、63、75师)

唐式遵第23集团军,辖唐式遵第21军(145、146、147师)、潘文华第23军(144、148、新7师)

上官云相第32集团军,辖陈安宝29军(40、52、79师)、莫与硕第86军(16、67师)、范绍增第88军(新21、新30师),直辖26师。

战区直辖王耀武74军(51、57、58师)、叶挺新4军(1、2、3、4支队)、直辖33、预9师。
本章已完成! 宋子安新传 最新章节第一百二十三章 武汉,网址:https://www.7v55.com/258/258724/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