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上访事件(2/3)

作品:《官场铁律

办公室,请他们时刻通报情况。”

蔡静天迅速拿出手机,拨通了综合科的电话,提出了要求。

“李书记,经贸委的林华然主任和轻工局的刘波局长来了。”

“叫他们等一会,好了,我们开个短会。”

袁自立迅速拿出本子,准备记录。

“同志们,纺织厂的情况,大家都清楚,出现这么大规模的集体上访事件,市委、市政府要高度重视,老刘,你是分管工业的,老赵,你是联系纺织厂的,你们怎么看这件事情?”

“李书记,纺织厂的职工上访,事先没有任何风声,很突然,我已经和经贸委、轻工局联系了,要求他们派人赶到市政府,做职工的思想工作,了解职工的具体想法,这么大规模的集体上访,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所以,我认为,目前主要的工作任务,是稳定职工情绪,尽快平息事态。”

“李书记,我同意刘书记的意见,纺织厂的干部职工,已经有3个月没有发工资,职工生活困难,具体的上访原因,还要摸底调查。”

“好,纺织厂是淮扬市最大的国有企业之一,曾经为淮扬市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年,因为市场的原因,无法维持,中央早就提出要进行国有企业改制,去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就是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按照这样的精神,政府不应该包办所有的国有企业的事情,也不可能包办,根据目前的态势看,纺织厂必须进行企业改制。同志们,企业改制不是简单的解散,纺织厂有8000多的干部职工,他们的出路,市委市政府不能置之不理,要想办法,为纺织厂找出路。现在,纺织厂的干部职工生活出现困难,已经到市政府上访了,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平息这次的集体上访,否则,这样大规模的集体上访,稍有不慎,便会酿发大的冲突,我建议,成立一个专班,刘凯鸿同志担任组长,赵天然同志担任副组长,经贸委、轻工局、信访局、财政局、审计局、公安局的负责人,纺织厂的党委委员为专班成员,专班的主要任务,一是稳定职工情绪,迅速平息这次的集体上访事件,二是详细调查,摸清楚职工上访的真正原因,如果有人组织和鼓动,坚决予以打击,三是彻底调查纺织厂的所有情况,弄清楚纺织厂的家底,在清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贪污腐败的问题,一查到底,严惩不贷。我就是这些意见,老赵,回去后,你向朱国祥同志汇报一下,老刘,辛苦你到市政府去,如果朱国祥同志没有其他意见,你马上组织专班成员,召开会议,提出具体解决办法。林华然和刘波两位同志,我就不见了,他们直接到市政府去,参加专班的会议。”

袁自立注意到,刘凯鸿副书记的脸色有些微妙的变化,自从袁术海告诫他要察言观色以来,袁自立非常注意观察领导的神情变化,关于纺织厂的事情,袁自立相信那些揭发厂领导班子贪污腐化的告状信可能是刘凯鸿压下来的,纺织厂一直是刘凯鸿副书记分管,今年2月以后,赵天然副市长才开始负责联系和管理,不过,在市委常委会分工上,刘凯鸿还是分管全市工业企业的领导。市政府曾经决定彻底清查纺织厂的家底,却被刘凯鸿否决了,他认为纺织厂现在人心不稳,强调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事情,纺织厂是个马蜂窝,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去动,所以,纺织厂的运行情况,市政府一直没有过问,也不知道具体情况。袁自立本能感觉到不对,他不相信,市委、市政府这么多领导,会看不到其中的问题,穷庙富方丈,也许纺织厂真的是有问题,今天,李兵书记在碰头会上直接作出安排,彻查纺织厂的所有情况,说明了什么。

袁自立第一次感觉到了高层领导之间的微妙关系,这样的问题,放到乡镇,早就水落石出了,可是,上升几个层次,便不是那么简单了,首先,高层领导之间,缺少沟通,想的什么,做了一些什么事情,大都不知道,如果是一般的工作失误,还好说一些,如果涉及到贪污腐败,就麻烦了;其次,身为厅级领导干部,到了今天这般地位,是很不简单的,谁都不是省油的灯,深谙官场哲学,谁都有一层厚厚的关系网,牵涉到了方方面面,所谓牵一发动全身,没有十足的把握,没有谁会轻举妄动;再次,地位越高的领导,涵养越好,一般情况下,不会拍案而起,就是看不惯什么事情,或者是发现了什么问题,也不会贸然行动,相互之间,就是有什么矛盾或者是意见,只会暗地里行动,表面上,依旧是形式一派大好;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是能力,这个能力,不是指工作能力,是指对上活动的能力,官场上,一般来说,上面有关系,才有可能得到提拔,当然,党委、政府的一把手,能力相对要强很多,可是,谁也不能排除意外情况,或许,你的某个副职,就有通天的能力,要是你不清楚底细,贸然动手,结果如何,还说不定。

李兵书记的安排耐人寻味,刘凯鸿是专班负责人,可是,身为市委副书记,却是在市政府去解决问题,要知道,市政府还有市长,况且,李兵书记似乎忘记了一句话,强调所有事情都由组长刘凯鸿负责,这就是说,一方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官场铁律 最新章节第四十三章 上访事件,网址:https://www.7v55.com/253/25312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