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较量的开始(2/3)

作品:《官场铁律

,袁自立有很独立的想法,廖景林认真调研了文山县这几年的发展之路,感觉袁自立的确有能力,一度时间很犹豫,可是,知遇之恩廖景林是不会忘记的,对口扶贫工作不过是小试牛刀,廖景林的主要任务是控制聚丰公司,这也是朱国祥的想法,聚丰公司有雄厚的实力,背后是秦氏家族,朱国祥交的任务难度很大,通过控制聚丰公司,让秦家同意接手解决纺织厂的问题,最好是利用聚丰公司来直接解决纺织厂的问题,可以采取开分厂的办法,解决纺织厂的问题。如果能够做好这一步,那么,文山县的县委书记就是他廖景林了。

廖景林通过砂糖蜜桔和大棚蔬菜的事情进行试探,发觉袁自立的态度很是强硬,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不过,廖景林是不会放弃这个想法的,他已经将余民族、侯宇紧紧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接下来,就是分化瓦解其他常委了。廖景林不会贸然行动,袁自立是文山县经济发展的大功臣,目前在文山县的威望很高。

文山县委、县政府领导之间关于经济发展的矛盾和意见,对下面干部的影响很大,官场上,总是要站队的,特别是县直单位负责人和乡镇的负责人,袁自立的功劳,文山县的干部群众都清楚,不过,在整顿机关作风的过程中,袁自立下决心处理了一部分干部,无形之中给廖景林机会,此刻,部分负责人慢慢靠拢了廖景林。

袁自立和廖景林都很清楚这种情况。

较量出现在干部调整事情上。

廖景林坚持要启用原来遭到处分的公安局副局长和工商局副局长,同时,对县计委主任和财政局局长人选提出了异议。

袁自立担任过县长,知道这两个职位的重要,如果他和廖景林之间配合默契,袁自立会同意廖景林调整这些人选,可是,如今的情形远远没有达到和谐的程度,所以,袁自立不同意调整。在人事问题上,袁自立具有绝对的发言权。

已经是5月中旬了,文山县的干部调整迟迟没有动静,袁自立没有想到,班子调整时间不长,一系列的麻烦都来了,先是关于对口扶贫工作思路问题,接着是砂糖蜜桔和大棚蔬菜发展问题,现在是人事上的问题,如果县委迟迟不能够统一思想,那么,今后的麻烦会越来越多,不要多长时间,就会真正影响文山县的经济发展了。

县委组织部提出的人事调整方案,基本是按照袁自立的授意拿出来的,书记办公会上,就遭遇到了抵制,廖景林对这个方案有不同意见,坚持要调整计委主任和财政局局长。余民族这次没有提出什么意见,因为他是分管干部的,人事调整方案,他是点头的。

袁自立想起了段金波的那句话,我是书记,人事调整我说了算,现在,他体会到了段金波当时的心情,无论从什么角度出发,人事上是绝对不能松口的。

“关于文山县干部调整的情况,大家都发表了意见,组织部是根据文山县的实际情况,提出的这个调整方案,如果对其中个人有不同意见,可以暂时放一放,下次研究,不过,县里的计委主任和财政局局长,我认为,目前不能调整,这两个同志,目前工作成绩不错,表现很好,没有调整的必要,廖县长到文山县时间不长,需要多多熟悉,有一帮熟悉文山县情况的干部辅佐,工作也能够得心应手,我看就这样吧,老刘,你根据书记办公会的意见,马上整理,下午召开常委会,通过这个干部调整方案。”

“袁书记,我保留个人意见,我认为,计委和财政局应该调整。”

“廖县长,我已经说了,你有意见,可以保留,散会。”

常委会顺利通过了干部调整方案,廖景林提出的两个意见,都被袁自立在书记办公会上面否决了,常委会上面,大家发觉,廖景林的脸色很难看。

袁自立和廖景林都没有参加第二天召开的干部调整大会,巧的是,他们都到淮扬市去了,袁自立是去找赵天然,廖景林是去找朱国祥。两人受到的接待是不一样的,袁自立直接到赵天然家里等候,廖景林到朱国祥的办公室。

“赵市长,目前的局面,我很难啊,希望得到您的支持,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文山县的许多工作将受到直接影响。”

“小袁,有些情况,我是知道的,你要有思想准备,市委那边,好像有一些想法,老蔡和我说起过,目前,文山县和宣施县是淮扬市两个经济发展最突出的地方,市委偏向于宣施县,市政府偏向于文山县,你要特别注意聚丰公司的情况,我听到了一些不好的传闻。”

“赵市长,您放心,除非是我不担任县委书记了,否则,我绝对不会允许他们对聚丰公司有什么想法的,廖县长到聚丰公司做过几次调研,强调加强领导等问题,聚丰公司后来找过我,我告诉他们,以前怎么做的,今后还是怎么做。”

“小袁,你有这样的态度,我是放心的,不过,要充分估计情况的复杂啊。”

“赵市长,给您说实话,我还真不想干这个县委书记了,今后的形势,不好把握。”

“小袁,怎么能说这样的话,不能经受一点的打击,不是你的性格,越是这样的时刻,越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官场铁律 最新章节第一百七十一章 较量的开始,网址:https://www.7v55.com/253/253126/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