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空袭东京(中)(1/2)

作品:《旌旗

第十战区的空军部队多以多功能战斗机为主,主要是防御日军的陆海军航空兵部队的空袭,打击日本陆海军航空兵部队为主,轰炸机部队本身就是第十战区空军建设的弱项,所以张学武有些头疼,化学武器中唯独一个神经xing沙林毒剂可以投入实战,也有炮弹与航弹的储备,至于生物化学武器,可谓还八字没有一撇。

虽然,张学武在甘南地区也在秘密的进行试验研究,但是由于所送的日军战俘数量不多,所以无法获得全面的数据,况且中国国内的医疗水平极差,一旦投入病毒就容易造成疫情的无限制扩大,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带给国人的伤害、损失远远大于日军方面,这是杀敌八百自损三千的愚蠢行为。

苏联方面的援华物资中确实有重型轰炸机,不过苏联空军装备的重型轰炸机并不是战略轰炸机,而是战术轰炸机,其的航程远没有马丁、普林斯特、bo音等欧美二十年代的产品航程远,所以苏援的重型轰炸机对张学武来说基本等于无用,所以都一股脑的给了国民政府方面。

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是张学武不想因为几十架轰炸机与国民政府方面彻底僵化,自此之前蒋介石特别指示过驻苏联代表团,一定要争取购买远程重型轰炸机和五百公斤以上的大型炸弹。

而历史上中国空军第十四大队队长徐焕章,副队长佟彦博,分别驾机从武汉机场起飞,用传单代替炸弹突袭日也是著名的人道轰炸事件!

对于张学武来说。炸不炸得着一回事,能不能去炸,敢不敢去炸又是另外一回事,实际上张学武的手中还有一批王牌,只不过这批王牌被苏联人控制在手中,张学武几次要求苏联方面将五十架“战斗堡垒”运抵包头,但是苏联方面出于对第十战区方面的压制和控制,之允许第十战区派遣飞行员去苏联训练。对接收装备一事总是借口新型号重型轰炸机设计尚有严重缺陷,不易移交的借口拖延。

实际上所谓的“战斗堡垒”重型四发轰炸机,是张学武的包头空军第三设计所和流体力学研究所根据张学武的要求与提供的基础数据设计出的一款大型四发轰炸机,但是包头没有生产组装这种大型四发重型轰炸机的能力与经验,主要的问题是包头的几个飞机制造厂都在日以继夜的生产bf-109k多用途战斗机与猎隼战斗机,这两种多功能用途战斗机可以承担一半的战术支援任务,又可以与日军争夺制空权,实用xing非常之高,而且战略轰炸机也不是一样张学武能够消费得起的奢侈玩意。

张学武指示设计院设计的战斗堡垒实际上就在模仿克隆美军的飞行堡垒b-17,美军的飞行堡垒的起源一直可以追溯到1934年。美国陆军航空队提出一种能装载二吨炸弹以三百二十公里的巡航时速单程飞行七千五百公里,作战半径三千一百公里的重型轰炸机的设计招标,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新的轰炸机将可以横越美国东西两个大洋进行战略部署。这项招标被称为a计划,偏重于可行xing研究,但是如果设计被证明是成功的话,军方会订购生产型样机。

马丁飞机公司和bo音提交了初步设计,而bo音公司生产的model299在设计上借鉴了bo音公司model247全金属商用客机的许多经验,基本上将model247的空气动力与结构特征和model294的四发布局相结合。飞机装备四具750马力的普惠r-1690-e大黄蜂九缸气冷星型发动机,驱动三叶螺旋桨,巨大厚重的主翼安装在圆形剖面的机身下方,主起落架向前收起在内侧发动机舱,主轮没有完全收入,边缘还暴lu在气流中。

由于model299原型机属于bo音公司所有,所以漆上了美国民用注册号x-13372。机组编制八人,包括正副飞行员、投弹手、领航/无线电报员和四个炮手,机身上设置了四个流线形机枪炮塔,一个在机背靠近机翼后缘的位置,第二个在机腹机翼后缘之后的位置,后机身腰部两侧安装了各一个,机枪通过内部的支架自由转动,另外在透明的机鼻后还有一个附加机枪支架,每个支架可以安装一毫米或米机枪,所有机枪都是手动操作,model299的内部弹舱可以容纳八枚二百五十公斤炸弹,不过美国空军并无战略轰炸的装备要求,只不过是希望做技术储备之用,再加上资金的缺口,1936年年底他们将定型的yb-17的订购数量削减到十三架。

为以防万一再加上资金不足,美国空军同时决定订购133架格拉斯db-”军用型号b-18轰炸机,b-18比飞行堡垒慢许多,且航程短、载弹量少,防御武器几乎等于是零,唯一的优点就是造价只有飞行堡垒的一半,因为其基本设计源于dc-2客机,设计风险看起来也小得多,所以美国空军放弃的飞行堡垒,于是给了张学武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既然美国空军不要,周莹用了高价将其作为客机购买了二十架和大量的零备件分批于1937年运抵包头,以供当时还很不成熟的设计院、研究所等部门学习拆解之用。

根据飞行堡垒,包头飞行设计院方面完善了战斗堡垒的设计并且通过了风洞的初步测试,移交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旌旗 最新章节第三百一十六章 空袭东京(中),网址:https://www.7v55.com/250/250376/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