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城(3/4)

作品:《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只要你们兄弟齐心,何愁我大楚不兴?”

“是,儿臣谨记父皇教诲。”赵璨立刻应道。

这句话就像是了却了他的某种心愿,让皇帝的精神都忍不住放松下来。然而他本来就是在强打精神,这么一放松,整个人的精气神,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散开去,只留下垂死的躯壳。

但皇帝的视线在触碰到站在赵璨身后的平安后,又陡然一亮。

他声音有些急促的道,“你们……都出去。平安留下,朕……同你说说话。”

这个命令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众人都将视线扫向赵璨身后默然侍立的平安,心中各有计较。在这最后时间里,皇帝不见自己宠爱的嫔妃,也不让儿子陪伴,更没有让太子留下,反倒是将平安这个八竿子打不到关系的人给留下了,如何不令人惊诧?

不过这些都是人精,不管皇帝究竟是为了什么,但他对平安的看重,可见一斑。之前平安就是他身边的人,将来肯定要留给赵璨的。也不知道经过了这件事,太子心中是否会有芥蒂。

平安自己也有些惊讶,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了,皇帝将他留下,可能是为了说说徐文美吧?

赵璨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主动带着众人退了出去。

“你过来,坐下。”皇帝看着平安道。

他这时候说话已经有些吃力了,速度非常慢,像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挤出来的。

平安便不打算在这种细枝末节上计较,浪费时间,依言走过去坐下r();天才庶女,一品皇后。

皇帝的视线在他脸上逡巡片刻,有些恍惚起来,“其实你才是最像他的……”

那个“他”指的是谁,两个人都心知肚明。徐文美会收下平安做徒弟,其实本身就已经可以说明一点问题了。虽然两个人的长相并不相似,但是身上的某些特质却惊人的重合。

平安知道那是什么。除了赵璨之外,徐文美是这个时代唯一能够完全理解自己的理论和抱负的人,皇帝所看到的那种相似,应该会死他们超脱于这个时代的地方。

他低声道,“陛下谬赞,我比师父差得远了。”

但平安的清醒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居高临下,一览无余,实际上是占了便宜的,并不算是自己的能力。而徐文美却是从“当局者迷”之中超脱出来,在山中还能看清山的全貌,令人惊叹。

所以平安这么说也没有错。

“你是个好孩子。”皇帝眼神柔和的看了他一眼。但平安觉得他不是在看自己,而是在透过自己,看向不知名的远方,和那个特定的人。

片刻后,他才道,“江南风物好,他的故乡也在那里,想来这一生,必得平安喜乐。”

他第一次看到徐文美的时候,是在春天,御花园的戏台上,徐文美唱的是弱质纤纤的闺中少女,春日出游时认识了自己的心上人,遂大胆私奔。两人前往京城,书生苦读之后高中,顺势上门求娶,终于赢得美人归家,从此夫妻和美。

故事情节已经有许多都模糊了,唯有少女爱情直白浓烈,唱词欢快婉转,贯穿全剧始终,令人难以忘怀。

那一出戏,他只记住了这一个人。

后来他才知是钟鼓司新捧出来的人,只唱了一出戏便得了父皇青眼,日日要他伴驾。宫中人说起这件事,又羡又妒,语气酸得能闻出醋味儿来。他也觉得自己心里酸得很。

及至后来见了他素颜时的模样,更是惊为天人,倾慕不已。

然而那毕竟是父皇身边的人,况且还是这样一个尴尬的身份,他一面失落,一面又松了一口气。

因为从小到大看了不知道多少先帝的荒唐行径,所以他曾立志,绝不会如自己的父皇一般荒唐糜烂,一定要励精图治,扶正大楚河山。

他做到了。

虽然本身才能不算上乘,但毕竟偌大个国家,只要皇帝愿意励精图治,就坏不到哪里去。

只是徐文美他不知道该如何处置。

原本这样“狐媚惑主”之人,该是他最为痛恨之辈,本应毫不手软的除掉。然而对他来说,这又是印在心上一个十分鲜明的影子,怎能随意处置?

正为难间太后动了手,反倒给了他保住人的动力,甚至不惜同自己的生母生出了嫌隙。

那时他曾经问过徐文美的打算,对方回答想要出宫养老。

他没有答应。

其后十多年间,徐文美住在宫中,却一日比一日更沉默r();□□文的错误打开方式。要离开皇宫的话他没有再说过,然而谁都看得出来,他过的并不好。

他在这皇宫之中的位置,就像是在皇帝心里的位置,无处安放,又不甘放手。

如果继续缠绕下去,他们之间,必定会成为一个死结。

然而平安出现了。对于这个突然出现在徐文美身边,迅速的得到了他的信任和亲近,甚至让他有了些许变化的人,皇帝的心情是十分微妙而复杂的。论理他不应该跟一个小太监计较这些,但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又怎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最新章节第164章 城,网址:https://www.7v55.com/24/24212/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