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敌国俘虏的妙用(3/4)

作品:《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们串联起来哗变,也不是没有可能。

——历史上官军剿匪,然后因为人数太少被匪徒反过来给剿了的情况也不是没有。那还大都是写吃不上饭的人,何况这些人高力壮的草原士兵?

平安连忙解释,自己针对这个问题,已经做出了安排。

那就是打散编队!

之前他任由这些人各自聚集在一起,那时候大军在侧,就算他们联合起来也没什么用处。等到摸清楚了规律,就将这些人打散了重新进行编队,不认识的人编在一起。这些人桀骜不驯,要磨合好推选出能够服众的小头目来,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到那时候,平安早就已经回到秦州去了。

至于回到秦州之后?那就更不用担心了。平安早就安排好了这些人的去处。

其中一部分人送到铁矿上去。之前矿上用的人都是刘家那边的,命脉掌握在别人手里,平安可不能放心。哪怕他已经跟刘家谈好了扇子的合作也不行。

这些人过去之后,他的压力自然会大大降低,只要核心技术部分不让他们接触,做苦力的话这些人都是一把好手。

然后炼铁自然需要烧煤矿,另一部分送去挖煤。

除此之外,秦州有什么修桥铺路的事情,都可以让这些人去干。之后平安还打算弄个水泥厂出来,然后开始修水泥路。到时候需要用的人更多,绝不担心安排不下。

反正归根结底,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让他们有干不完的体力活儿,将所有的精力都消耗掉,自然就不会想着逃走了。——想也是有心无力。

或许有一两个豪杰人物能逃出去,但平安也不在意。因为一两个人,能做出什么大事呢?

乱世出英雄,但也得给他们乱世的机会啊!在这种太平盛世,孤胆英雄一般起不了什么作用,也就是捣捣乱而已。

当然,这么多人留在自己手里,其实是不合规矩的,所以平安还得先跟京城那边打个报告,得到皇帝的允许才可以。奏折已经送出去了,可能要过段时间才会有回音。不过平安提前一下,估计也没问题。

中途经过抚宁县时,还发生了一点小插曲。

因为周围没有路,要进入秦州必须要穿过县城。而在他们经过时,县城里几乎所有人都出来观看,对着那些俘虏啧啧称奇。然后也不知道是谁开的头,将烂菜叶子扔到了俘虏身上,一边叫着,“让你烧我们的村子!”

周围的人似乎受到了感染,一下子乱了起来,不少人开始扔东西。这个动作让俘虏之中也骚乱起来,差点儿出事。幸好军队巡查及时,俘虏们又是一个接一个捆在一起的,就算想要动手也难。

不过这件事给了平安一点灵感,他索性在抚宁城留下了二百俘虏,让县城的人押着这些人,跟那些被迁移进城中的村民一起回村子里,哪里的房屋被弄坏了烧毁了,就让这些人重新修建吧!什么时候建好了什么时候再把人还回来。

受此启发,他觉得其他地方也可以比照办理,这样能够让这些俘虏更加意识到他们的错误,而且还将这些人都分散开了,更不怕闹事。

平安随即修书给西北巡抚,然后表示等到这五千人马还回去的时候,会让他们把人给带去。

经过这件事之后,平安似乎打开了新的脑洞,他发现需要用人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这些俘虏简直有点儿不大够用啊!

想想战场上被杀掉了那部分西戎士兵和北狄士兵,忽然有点儿心痛。都是些壮小伙儿,留下来能干多少活啊!就这么砍掉了,太可惜。平安想到此处,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走在他身边的开阳听到了他嘀咕的话,忍不住抽了抽嘴角。能够想出这么奇葩的办法来,大概也只有这位大人了吧!

自家殿下这算是慧眼识英雄?但不管怎么想,都觉得满满的违和感啊!

虽说“物尽其用”并没有错,但是算计到方方面面,利用得彻彻底底,还是会让人忍不住的心头发凉。开阳忽然史无前例的为自家殿下担心了起来,有这么一个人在身边,真的没问题吗?

因为有了这样的思路,所以平安一路上经过县城,便会留下一部分人。平安都已经打算好了,这第一次,就免费送给大家用。等到以后就不是免费的了,到时候他会跟官衙签合同,收取少量的“租金”。

这么做倒不是为了挣钱,对平安来说,如果要赚钱的话,他能够想出很多办法来,不需要做这种“人口”生意。主要是他忽然想到,最近几年内,因为这场战争,西北人口无可避免的减少一些。

往常官府有什么事情,往往会征徭役,让百姓来完成。但是人口少了,自然征不到几个青壮年。何况把这些人征走了,那一户人家便没有了顶梁柱,田地谁来耕种?

但事情总要有人来做。实际上官府也往往不缺那几两银子的花费,若是能解决了这事,也是值得的。

就这么一路走过来,还没回到秦州,消息就早早传过来了。秦州知州亲自带着人出来迎接平安,然后十分客气的预定了一批人,用以巡视河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最新章节第110章 敌国俘虏的妙用,网址:https://www.7v55.com/24/24212/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