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既已得陇 何必望蜀(3/4)

作品:《神道符召

楚了,范易执政重视法令。因此深深一拜,带着五百县兵,直下乡去。

范易见着了,沉默半刻。忽然叹息道:“每个县中,都要设县尉来掌管县兵……”

“世子可是觉着县令权力太大?”李奇若有所思的问道。

“军政一把抓,权力自然太大……”范易说着,一县之地,好歹是百里之候。看起来不起眼,但是乱世之中,就足够豪杰凭此起家了。更不要说,还有郡守了,同样是军政一把抓。那就是千乘之主了……放在春秋战国时候。便是有着霸主潜力。

难怪大虞太祖的政策就是节省军用,罢省郡国之兵。历代遵循,不断压制,不让内地的州郡之兵。有着战斗的机会。

结果导致了,青阳道一起,天下就可战之兵。就洛城的那些个样子货的禁军。还有十数万边郡的精兵了。

一旦,那些精兵战败。整个帝国。立刻摇摇欲坠。

这就是县令郡守手中权力太强,另外一个世界大唐的藩镇节度使也不外如此。都是军政一起管辖,才有着割据之势。

只是,大虞虽然看到问题。但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好,有着因噎废食之叹。

县令郡守手中权力太强,就分割开来好了。设郡尉,县尉来掌兵。使军政分开。

范易,曾经想过彻底按照府兵制,设立折冲府。不过后来细细思考,其实大唐的府兵制,论起组织的严密,动员能力战斗力强大的话,还是比不上汉代的兵制。

汉承秦制,官府掌握国家,一直到最底层,环环相扣。让偌大一个庞大的国家,变成了一部精密运转的机器。

所以才有历代衰弱而亡,唯独汉代是以强而亡的感叹。

事实上,这种制度本身,几乎和另外那个世界全民皆兵的时候差不多。同样有着无与伦比的庞大动员能力,以至于深入最基层的组织力。

而大虞的制度,在许多地方,就和另外一个世界的汉代制度,有着相似之处。只是缺少严密的法令,太过压制内地州郡兵力而已。

对了,还有一样。大虞缺少汉代的那种军功爵位,二十等爵的功勋体系。也是秦汉之所强大的关键因素。

因此,范易早有着心思,对成州地方进行改革,完成自家理想的行政制度。

以汉代的制度为蓝本,再参照历代得失。尽可能设计出相对完善,能够发挥出最大力量的制度来。

至于所谓的千秋不易的制度……只有傻子才会相信。时移世易,刻舟求剑的蠢事,范易才不会去干。

社会会在不断发展,这个时候设定的制度再完善。到了那个时候,却就早已经千疮百孔了。

就如同朱元璋设计的卫所制度,不费朝廷一粒米,就能够养活百万大军……到了最后结果如何?

其他历代完美制度,又能如何?

事实上,范易觉着,只要自家设定的制度,能够在五十年之中,发挥出最大力量。就足以横扫天下,然后开疆扩土。将中土的边界再次扩张。

如此,方才能够给自家积攒足够的人道气运。至于后来,有没有后世的帝王,能够设定新的制度,再符合时代发展……

这个,范易就丝毫不看好了!

历代开国时候,设定的制度不适用之后。大多数的后人都只是在其上修修补补,勉强而用,靠着惯性,在一两百年达到鼎盛期。然后,就依着惯性,开始走下坡路,一直到王朝覆灭。

到了天黑时分,县兵回城。一个抗拒官府的村里被攻破,凡是抵抗的尽数被杀。一百多颗血淋淋的人头被带回县城,高挂在城墙之上。

于是,一县之中都被震骇。相近的郡县闻听,也都纷纷动手。掀起腥风血雨。

次日,范易车架再次前行。连续查看了数个郡县。又在数百里的某处郡县之中发现此地的粪肥都没有堆积,新任的县令为楚郡名士。口口声声说着。粪肥之物,非是君子所宜近云云……

结果,毫不留情被范易诛杀,人头给送到郡中各县去看。便是负责监察的军中督导的亲卫,也被范易毫不客气的派人打了五十军棍。

消息传出,整个郡中凛然。原本对于范易这命令不以为然的地方,见到了这血淋淋的人头,也都吓到了一跳。

再无人敢轻视这臭气熏天的工作。

世子行县,一处处检查各地的工作的情况。无能者免职,懈怠者诛杀的事情传出去。一州之中,顿时如同风行草偃。

原本有着一些地方,对于这些粪肥有着抵触的,这个时候,也不敢有着丝毫懈怠了。纷纷督促着本地的百姓,拣粪,沤肥。

各地,更是对于无空道的残余力量举起屠刀。

还没有等着范易回到成州城之中。就见着原本占据成州气运二十分之一的乌金之色,已经削弱到了大半。就只剩下星星点点的一些,隐没与其中,已经不成气候了。

然而。范易却知道。这些都是种子,一旦严厉打击的时间过去,这些种子又会生根发芽。

看着另外一个世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神道符召 最新章节第二十七章 既已得陇 何必望蜀,网址:https://www.7v55.com/23/23020/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