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侠女媛娣(1/2)

作品:《剑入聊斋

昏夜至,沈良归家。

沈良家在秦淮河的一条小支流畔,小支流也有名字,叫桃溪。

虽然叫桃溪,但是桃溪两岸却半点桃树也没见着,反倒是杨柳垂髫十余里。

桃溪虽是秦淮河支流,但在金陵并不出名,毕竟桃溪窄且浅,行船都没法,如何能引来那些文人墨客的驻足,所以秦淮河上的香艳事也轮不到桃溪这儿。

因为桃溪不出名,人烟不多,所以沈良便选了这里做歇脚的地方。

沈良在这桃溪旁有几户邻居,沈良经常去打招呼,蹭饭,然后留下一些钱银。

这一来二去,沈良才至此一个月,便与这儿的人都熟的通透。

“黄婶诶,饭吃了不?”沈良朝着一个在家门口与人聊天的妇女呼喊道。

“阿良啊,饭还没吃呢?婶院里还有一点饭,有点凉了,婶去给你热热?”那妇女也热情含笑的回了一句。

妇女是寡妇,姓黄,名未说,所以便叫黄婶,已经四十多,但不是富贵人家,保养不深,且每日洗衣做饭操持家务,还要缝补衣服补贴家用度日,所以看着像是五十多。

她来这其实还没有沈良早,也就早五六天,而且她还带了个女儿,应该说是她女儿带着她,她女儿年方有二十,现在就在她对面,与她说话。

她女儿极少现身,神神秘秘的,不过应该是个正经人家,身上也没有胭脂水粉气,一身素色,头上的簪花都是素的,看着像是给人披麻戴孝似的。

“多谢。”她女儿对着沈良施了一小礼。

这份礼数不像是个寻常人家能有的。

不过沈良没有去点明。

“哈哈,黄婶,你家姑娘真客气。”沈良吊儿郎当的笑道,没有以同礼还回去。

“唉,媛娣前些年被一位任侠收了徒弟,跟其学了些功夫,便一直与人这般客气了,这般样子,以后还怎么嫁人?有哪个夫家愿意要她?”黄婶满脸愁容地说道。

“过了今年就二十了,都成老姑娘了,唉。”黄婶唉声叹息连绵不绝。

“黄婶,我这肚子实在是饿,就先去热菜了啊。”自古清官难断家务事,儿女婚事更难断,沈良听这些话都感觉有些头皮发麻,毕竟他还是一个人在浪荡江湖。

“诶呦,差点就忘了这事,我来,我来,这烧火的事你们男人怎么能做的好。”黄婶将沈良挤到一边,并嚷道。

“媛娣,你先和阿良聊会天,我去烧火热饭。”黄婶说这话时,还对她女儿挤眉弄眼的。

“哦。”黄婶女儿点点头。

“我叫曹媛娣,江浙人。”黄婶女儿面无表情地说道。

“我叫沈良,天下人。”沈良也一本正经。

“你会用剑?”曹媛娣看向沈良背着的木剑。

“会啊,还很厉害。”沈良说这句话时是真的一本正经。

“看得出来。”曹媛娣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喝酒吗?”沈良拿起腰间别着的酒葫芦。

“我娘不让我喝酒。”曹媛娣摇头。

“吃鸡吗?”沈良又拿起另一只手拎着的烧鸡。

“我已经吃过饭了。”曹媛娣依旧摇头。

“你这样不好混江湖啊。”沈良拿起酒葫芦,弹开酒葫芦塞口,然后喝了一口。

“是吗?”曹媛娣若有所思。

“去院里聊吧,街上阴风大。”沈良说着就往房门内走去。

曹媛娣点了点头,丝毫没有身为主人家的自觉。

虽然家贫,但是桃溪人少,所以地多,院子也是不小。

院中有三间土坯房,一间有烟囱,应是厨房了,在最中间的应该是卧房,卧房右边的土坯房屋顶茅草盖有些陈旧,那是储物柴房。

院中有一方石桌与三个石凳,石桌是用磨石改的,而石凳就是石头墩。

在方桌旁,有一棵桃树,不过桃树有些矮,树冠也才触到院子土墙顶。

现在正是桃树花开的日子,但是这棵桃树却不见有动静,只有青翠的绿叶。

两人走到石桌旁,坐到石凳上,各踞一边。

沈良将手上烧鸡放到石桌上,然后将外面一层荷叶揭开。

一股香气随之散开。

“多谢你这几日的照顾。”曹媛娣对桌上烧鸡无动于衷,只是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感谢。

“不客气。”沈良摆摆手,直接应了下来。

沈良说话时,已经扒下了一块鸡腿。

“我会报答你的。”曹媛娣又说道。

“嗯?怎么报答?”沈良咬下一块鸡腿肉,肉汁四溢,喷香扑鼻。

曹媛娣对此依旧不为所动,不过此时夜色已经慢慢笼罩下来,寻常人的目光没有火源,此时就是朦朦胧胧的了。

不过,曹媛娣的双眼却愈发的亮,比那厨房中的明火还要亮。

“我可以传授你剑法。”曹媛娣说道。

说这句话时,她双眼中的眸光缓缓熄灭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剑入聊斋 最新章节第二章 侠女媛娣,网址:https://www.7v55.com/214/2142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