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青蛇(1/2)

作品:《剑入聊斋

“儒家容得下女夫子了?”沈良问陆九渊。

“我会想办法的。”陆九渊笑笑。

这事他应该也拿不定主意,虽然他能与朱熹掰手腕,但是儒家大势依旧由朱熹把握着。

“若是不能,就送我这来,我教她练剑,到时让她踩着朱熹的脑袋问他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还是小人与读书人难养也。”沈良笑道。

“你个江野莽夫,夫子之名怎能够玩笑取乐的。”一边的黄震直接炸毛,指着沈良直喷口水。

“嗯,是有些不地道,不能在人背后说人家,下回我当着他的面说。”沈良轻轻挥袖。

沈良这么一挥衣袖,黄震整个人就倒飞而出,飞抛入秦淮河之中。

咕咚咕咚掉入河中。

“沈兄要教训小辈,与我说便是,何必亲自动手。”陆九渊朝着秦淮河中一抬手,将落入秦淮河中的黄震拉了回来。

“叫我阿良吧,被你叫沈兄,总感觉自己一把老骨头了。”沈良笑笑。

“……”黄震出了水,浑身湿淋淋,但双眼却是圆睁,直勾勾地瞪着沈良,只是话说不出,他是被陆九渊封住了嘴巴。

“哈哈,你这是说我一把老骨头了?”陆九渊大笑一声。

“嗯。”沈良点头。

“无趣,无趣,去休,去休,小巧心神有亏,需要休养,我便不与你闲谈了。”陆九渊无奈摇摇头,然后就拖着黄震,牵着小巧慢悠悠的离开了。

只余下和尚与沈良。

“前辈与象山先生乃故交?”和尚在一阵寂静后,好奇地问道。

“只比你早三刻钟遇见,对了,和尚你哪里挂单?”沈良笑问。

“贫僧于鸡鸣寺挂单。”和尚回道。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鸡鸣寺以前叫栖元寺,好似便在这首诗之中。”沈良道。

“已改址换地,大虞太祖赐鸡鸣之名。”和尚老实答道。

“听闻世间诸多寺庙皆有镇妖魔佛塔,不知这鸡鸣寺可有?”沈良又问道。

“贫僧不知。”和尚摇摇头。

“也是,你个挂单和尚,如何能知晓古寺秘闻,听口音你是江浙省的,那不知度牒挂在那座寺庙?”沈良又问道。

“余杭的灵隐寺。”和尚思量后答道。

“灵隐寺啊,那可是好地方,我最喜飞来峰了,还在否?”沈良问道。

“呃,飞来峰……早已不在了。”和尚面色古怪地看着沈良。

“不在了?哪个妖魔鬼怪怎么厉害?”沈良有些惊讶。

“听闻传说是迦叶尊者借去的。”和尚干瘦的脸上满是尴尬。

“哦,这样啊。”沈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走了,站着看河我能闲坐一天,跟你聊天聊不了一刻。”沈良再折一条柳枝,咬在口中,晃晃悠悠地走人。

“……”和尚无奈,然后捧着搪瓷碗,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此时地上还有五人躺着,和尚还得看着他们,莫让闲杂人卷了他们的财物,更不能让他们的性命被取走了。

至于叫醒他们,和尚现在也想要个清净,仔细思考与沈良之间的交流。

……

而沈良人已经晃荡出了秦淮河畔,到了金陵新城武庙街。

武庙街有大虞武庙一座,它就那么直挺挺地站在街道中央,将街道分成两边,多为奇葩,看着也气魄非凡,多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摧之妙。

大虞立有武庙三座,一座金陵,一座京城,一座开封。

市井有传言,大虞武运能如此昌隆,多亏了这三座武庙镇守天下,汇聚天下武运。

武庙祭拜的都是关羽,以及大虞的开国武将功成,另外还有历朝的武功卓越之辈。

每年都有两次武庙祭祀,一次武圣诞,一次开国国庆。

武圣诞为每年六月二十四,开国国庆为九月初三。

武庙将武庙街分成两半,也使得武庙街没有其他街道那么兴隆,也只有每年两次武庙祭祀时才会昙花一现般的人山人海,其余时候多是七八九十人在转悠。

比如现在沈良就走在这三里长的武庙街上。

不过沈良也只是路过,他是准备去武庙街旁的鸡鸣寺走一圈的。

不过走到武庙街上,有一物吸引了他的目光。

有个耍蛇人在武庙街上耍蛇。

这家伙胆子也是不小,另外还缺心眼。

这武庙街人少的可怜,完全比不上老城区的九龙大街,在这儿讨饭吃,肯定得赔本赔吆喝了。

沈良并不是被这耍蛇人吸引的,而是耍蛇人的手中的蛇。

那蛇颇有灵性,但又似魂魄迷惘。

它浑身青鳞,额头有一红点,好似朱砂,但眼力好的沈良又知晓,那并不是涂抹的朱砂,而是天生便有的。

人身有痣,这蛇身有个朱砂痣好似也算正常。

不过这青蛇体态娇小,仅有一尺长,拇指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剑入聊斋 最新章节第十七章 青蛇,网址:https://www.7v55.com/214/21426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