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泰山之行【热烈祝贺风过无墨成为本书第一位打赏的书友,首位粉丝】(2/3)

作品:《兴汉使命

左慈师徒而不得,原来他二人早已悄悄的离开了道观,从此杳无音信。

八卦石下留有一偈:

兴汉承使命,必将起刀兵;

横尸百万日,切莫忘苍生。

刘正心有所感,用丝帛抄录偈语,贴身收藏,日日垂阅,以作警醒。

泰山之巅诸事已毕,刘正便带着郭嘉下了泰山,直奔泰山郡治而去。

此时的泰山郡丞,便是诸葛亮的父亲,巨儒诸葛珪。

诸葛珪先得长子诸葛瑾,光和四年,次子诸葛亮降生,如今这诸葛亮一岁多了,性自聪慧,圣人经传,听父亲读过一遍之后,便能呀呀学语,陆续背颂,是远近闻名的神童,只可惜年岁太小,无法拜师。

诸葛珪对诸葛亮期望很高,便把他带在身边耳提面命。

这一日,诸葛珪正在家中教诸葛亮修习经文,忽闻家人来报:“大人,有客到!”

诸葛珪抱着诸葛亮来到了会客厅中,刚要问话,却没有想到,一向安静的次子,居然破天荒的嚎啕大哭,怎么哄都无济于事。

诸葛珪略通望气之术,有识人之能,观刘正气象,便知道他与诸葛亮天生犯冲。

诸葛珪见诸葛亮哭个不停,只得命家人抱走,却对刘正这两位不速之客心生怨愤。

诸葛珪请刘正二人坐下,又命家人奉茶,然后才互道名姓。

诸葛珪恨刘正吓哭幼子,心中有气,故意刁难他说:“佑兴从名师,习文武,因何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刘正反驳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诸葛珪又谈起了天下大势,向刘正请教解决的办法。

刘正认为,腹中已烂,唯独四肢健全,纵是神医妙手,也是无能为力。

诸葛珪崇尚汉制,便问刘正:“如何才能兴复汉制?”

刘正回答说:“已经没有良策了,只有另起炉灶,再创新天。”

诸葛珪又问:“兴汉又待如何,天下世家又该何去何从?”

刘正说:“能教化则教化,屡教不改的,就杀掉吧!”

诸葛珪大怒,问:“这天下世家,有如汉室这棵大树上的树枝,若是尽斩枝丫,大树如何能够继续存活下去?”

刘正回答说:“枝叶过于繁茂,而主干日渐消瘦,大厦将倾,这是祸乱的根源。”

诸葛珪叹了口气,接连数问。刘正均以自己的见识作答。

诸葛珪泪流满面,对刘正说:“你也是世家之一,为什么却容不下天下世家?”

刘正大声回答说:“我愿意华夏人人以天下大义为先,而不是光宗耀祖为要。”

诸葛珪久劝无果,便对刘正说:“天下思想,百家争鸣!道不同,不相为谋!我诸葛家的人,必定会抗争到底!”

刘正说:“拭目以待,若是诸葛家与我为敌,大家各凭本事,天下大势由我来定夺,若是谁人不服气,尽管来战!”

这是刘正第一次向世家下战书,世家的野蛮生长,已经危及到天下人的命运了。

诸葛珪端茶送客,刘正拂袖而去。

说来也奇怪,当刘正踏出诸葛家的那一刻,一直哭个不停的诸葛亮,居然停止了哭泣,反而破涕为笑。

诸葛珪见识了诸葛亮的神奇表现,更是认定了与刘正为敌的想法,为了表彰诸葛亮,诸葛珪乘兴为诸葛亮赐字孔明。

离开了诸葛府之后,一直闷闷不乐的郭嘉问:“团长,我观那诸葛君贡,名不符实,为什么能得到你的看重?”

刘正回答说:“我一直以为郭奉孝奸似鬼,没有想到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郭嘉问:“莫非团长看中的,另有其人?”

刘正回答说:“就是那个哭声嘹亮的婴孩。”

郭嘉问:“那小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刘正说:“他能从我身上感应到诸葛家族未来的命运,这才伤心哭泣。”

郭嘉对刘正的识人之能深信不疑,却是不相信诸葛亮值得一提。

刘正心想,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如今郭嘉气势正盛,卧龙在这个时候见识郭嘉,怎么敢朝夕相处。

于是就痛哭一场,绝了诸葛珪北上的心思。

替郭嘉答疑完毕之后,刘正就开始了与兴汉小精灵的日常对话。

刘正问:“小姐姐,怎么那诸葛亮见了我就哭,也太不给面子了?”

兴汉小精灵回答说:“宿主以消灭世家,扼杀汉人衰败的根源作为神圣使命;诸葛亮则以保全世家,恢复前汉旧制为己任。你们可是天生的冤家对头。如今那诸葛亮没有长成,见了你肯定是斗不过的,卧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兴汉使命 最新章节第23章 泰山之行【热烈祝贺风过无墨成为本书第一位打赏的书友,首位粉丝】,网址:https://www.7v55.com/208/20895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