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047 咫尺百里(1/2)

作品:《一代权臣

此时,方才那呼叫安同等人投降的声音再次响起,语气却藐视了很多:“哈哈哈!老子叫你们赶紧投降,现在好了,变成罐子里的王八了吧?看老子在外面点把火,给你做道干煎团鱼!”

这说话之人不是别人,正是秋仪之手下暂替进京的王老五负责传令的“黑颈蛤蟆”。此人嗓门又响又亮,惋惜是山贼出身,性子里带了难以抹除的粗野,又不通文学,把好端端一个“瓮中捉鳖”说成了“瓦罐里头做干煎团鱼”……

然而听“黑颈蛤蟆”说话的安平,也不是什么斯文人,听他这么说,反而明确了意思,便也扯起嗓子喝道:“你他妈才是乌龟王八,躲头露尾的,算什么好汉好汉?有本事把头从龟壳里露出来,让我看看!”

安平此话一出,山上倒似安静了一些。

片刻之后,半山腰一块青牛大小的岩石之上,却忽然站上一人涌现在众人视线当中——此人身材不高、貌不惊人,却正是郑谕苦苦寻找的秋仪之本人。

只见他伸手招过身旁一个面目狰狞之人——就是“黑颈蛤蟆”本人——在他耳边低语了两句。

“黑颈蛤蟆”一边听,一边点头,待秋仪之把话说完,这才又向山下喊往:“你们都听好了。我家大人仁慈,只要粮、不要命。刚才已经说了,你们扔下粮草军需逃命往吧,我们确定不会追杀,放你们一条活路,让你们多吃两口粮食!”

安平固然是个粗率将领,却也不是那种视兵士生命如同草芥的残暴之人,听“黑颈蛤蟆”转述的秋仪之的意思,他倒也不是全然不能吸收——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讲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因此安平仔细思索了一下,刚要答复,却听另一边山上传来吼叫:“秋仪之,你这小贼,给我闭嘴!不要在这里动摇我的军心!”

秋仪之循名誉往,见对自己说话之人正是岭南王二王子郑谕,便笑着朝他作了个揖,朗声说道:“本来是二王子来了,我们故人相见,别来无恙否?”

他们两人固然隔开一条深达数丈的峡谷,然而直线间隔却只不过二十来步,因而互相说话,只仿佛隔开一条小溪一般,就连对方脸上的神情都能看个清明确楚。

郑谕看着秋仪之脸上带着再明显不过嘲讽意味的笑脸,心中一股无明业火立即燃起,怒斥道:“你这小贼,这几日你劫了我多少粮草?居然还敢称是故人!待拿住你,看我怎么收拾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贼!”

秋仪之故意疏忽了他后半句咒骂,捉住前半句的空档,说道:“怎么?听二王子的意思,之前那些粮草都是你的?”

郑谕听秋仪之这话,显然是在装傻,便回道:“明知故问,不是我的,你怎么会三番两次劫掠?怕你就要诡辩,说不是你劫的了吧?这油嘴滑舌的小贼!”

秋仪之笑了笑,答道:“不敢。二王子这样一提示,我倒确实记起这件事情来了——这桩事情的确是我做下的,不过却称不上‘劫掠’两个字。”

秋仪之咽了口唾沫,接着说道:“二王子也知道,现在朝廷正同令尊岭南王爷作战,军需粮草都是紧要之物。我们山阴小县物产不丰、良田未几,哪里来这么多粮草养活守城的部队?只好从过路的商旅身上刮几两银子下来——凡是过往的商队,不管运输何物,我军都要搜检一遍,视情抽税。这是我下的军令,山阴县中人人知晓。不信,二王子尽管进城找个百姓往问问好了。”

“空话!”郑谕刚想说“要是我进得往山阴县城,又何须在此处同你多烦琐?”

可他心里想的这句话若是说出口,那就相当于承认自己已在对面的秋仪之眼前落了下风,这是他作为岭南王二王子的尊严所无法吸收的。

于是郑谕强撑起底气,反客为主道:“你口中的山阴县城已经被我团团围住,只要我想进往,不过是眨眼间的事情罢了,抬只脚进往了。你少在我眼前说话阴阳怪气的。”

“既然不过是举手之劳,那又为何二王子偏偏不下这个手呢?下官不明确,还请二王子示下。”秋仪之话虽说得客气,脸上挂着的却还是那一脸藐视的笑。

郑谕咬咬牙,答道:“不妨告诉你,我就是为了将你引出来,又怕刀枪之下生灵涂炭,伤及无辜百姓罢了。”

这是一句再明显不过的假话——山阴县中百姓不过万余人,而岭南王郑贵起事以来,逝世伤的无辜百姓早已不止百倍,生灵已饱受涂炭,多逝世少逝世这万把人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然而秋仪之的义父郑荣,当初也是藩王起兵成功才登上皇位的,因此秋仪之不便将话说得太明,只一转话锋道:“没想到在下区区一个七品小县官,居然在二王子这里还有这么重的分量,还要处心积虑将我勾引出来。在下真是受宠若惊啊!”

“果然好一张缺德的利嘴!”郑谕心中暗骂,口中却说道:“你固然刁刻些,却也算是有些才干。若现在能够知难而退、顺天改命——我父王已有了话——不但可以饶你一命,或许还能赏你个一官半职。”

郑谕对父亲郑贵是又敬又怕,收服秋仪之的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代权臣 最新章节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047 咫尺百里,网址:https://www.7v55.com/204/204032/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