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042 攻城(1/2)

作品:《一代权臣

接连接到这样的情报,郑谕的心情终于放松下来——跟这个秋仪之纠缠了小半年,终于可以让自己安安生生过个年了。可他转念一想,自己要过年,他秋仪之也要过年,现在收拢部队不也是由于他手下兵卒士气日衰的成果吗?

要知道,郑谕是岭南王郑贵的庶出之子,从小身材肥胖,才干也十分普通,因此始毕生活在他兄长郑诺的暗影之中,那岭南王王位打从一开端,就没他的份。

现在他父亲岭南王郑贵好不轻易下决心造反,几个月下来也确实盘踞了对朝廷的上风,大哥郑诺又已被朝廷擒拿软禁住,已经凶多吉少、危在旦夕——这样一来,自己不仅当岭南王世子的机会大大增长,更是大有可能会被封为皇太子,将来能够登极称帝。

可是事情却不像郑谕想象中的那样顺利。

父亲郑贵将江南道军政大权交给郑谕之后,郑谕非但没有能够攻下重镇金陵,反而处处受制于秋仪之这个小贼。蓝本岭南王郑贵是想要凭借江南道的钱粮,用以支撑其进取大业,可是江南局面在郑谕的主持之下,竟然不进反退、江河日下,损兵折将尚且不说,耗费也是日胜一日,反倒需要别处的声援补给。

这样的局面发展,无疑会在郑贵心中,留下对郑谕大大的坏印象。

而最近一些日子,岭南王郑贵身边又有些坏消息传到郑谕耳朵里。

说是近来岭南军进展不顺,岭南王驾前几个谋士出主意,请岭南王郑贵同天子议和——一方面岭南王结束进攻,持续称臣示弱;另一方面朝廷另划云贵道回岭南王府管辖,并回还被扣押的岭南王世子郑诺。

且不论这样的提议,岭南王郑贵会不会答应、天子郑荣会不会答应,涌现这样的杂音,总是一条对郑谕莫大的坏消息。

因此,郑谕听到秋仪之龟缩在山阴县城之中的消息之后,立即认为是自己的大好机会到了——只要自己能够凭借人多势众的上风,将秋仪之所部围而歼之,那江南的问题就将彻底解决,自己也会在父王心中,加上重重的一块砝码。

他估摸着对手固然只有两万余人,然而统帅秋仪之用兵却是刁钻诡异,自己要攻击他防守的城池,必需要有三倍以上的兵力上风不可。

于是郑谕咬咬牙,从江南几个备灾备荒的义仓、常平仓里调集起大批粮食,又从各地集结起三万精兵,同自己手上的三万兵马会同一起共六万余人,虚张声势说有二十万雄师,浩浩荡荡便向山阴县扑来。

山阴县乃是越州府一座偏僻小城,因地处群山之中,不通广阔大路,只有三条在山岭之中波折回旋的羊肠小道同外头沟通。其中西边的小道直通湖广道;南边通往越州府;北边小路则与金陵城想通。

若是按照兵法,攻击这样的小城,自己又有三倍于对手的兵力,那么理应分兵从三条路分辨挺进,将不大的山阴县城团团围住,这时候哪怕围而不攻,也能将城中的守军饿逝世、困逝世。

可是眼下山阴县西面的湖广道还控制在右将军韦护手中;南面的越州城郑谕固然失而复得,却没有多少兵力可以应用,发兵绕行此处,又将靡师远征,后勤难以跟上;只有北面通往金陵城的通道行军运输还算方便。

因此郑谕也没有更好的措施,只能带领从各处集结起来的六万精兵,从围困金陵的大营出发,沿一条迤逦小道往山阴县城进发。郑谕雄师举动并不算慢,可通往山阴县的官道虽经过整饬却依旧狭窄蜿蜒,不利雄师举动——六万雄师就这样被挤成了一字长蛇阵,队伍曲波折折前后有十余里是非。

郑谕自夸为岭南王在江南道的代表,自矜身份,心底又有些畏惧被秋仪之偷机狙击,因此固然亲身统领雄师,却没有走在队伍最前头,而在中军坐镇,先锋官则点了岭南军中一员名叫孙浩的宿将担负。

孙浩今年已近五十岁,自打岭南王还在当皇子时候,便跟在郑贵身边,从小看着郑谕长大。他用兵虽不讲究什么巧计良谋,却贵在一个“稳”字,两军交战时候即便不能取胜也不会有什么大败,往往有中流砥柱的作用。岭南王郑贵将孙浩留在郑谕身边,用的就是他的资格、权威和沉稳,以此稳固江南道局面。

也正因此,作战经验丰富的孙浩见自己雄师行军时候绵延十几里地,心中十分惊恐,唯恐对手在小路两边设下埋伏,轻轻松松便能将本方部队分隔打散,一个不巧就极有可能连山阴县的城墙都没摸到便只能草草退兵回往。

故而孙浩指挥雄师行进时候极为警惕谨慎,总要再前头派出几批探子到前头打探,确实没有创造有敌军埋伏之后,才敢命令部队向前举动。雄师举动时候,又要各部分部队紧密配合,宁可走得慢些,也不能给对手留下空隙。

因此,金陵大营到山阴县五六百里的道路,岭南雄师走了有五六天,还刚刚走过一半。

在中军坐纛的郑谕有些沉不住气了。

一来他立功心切,唯恐好不轻易抓到行踪的秋仪之又转移出往,从此失往战机;二来他从小被养在王府,身娇体贵,吃不得在冬天长途行军赶山路这样的苦,想要尽快赶到目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代权臣 最新章节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042 攻城,网址:https://www.7v55.com/204/204032/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