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033 反击越州(1/2)

作品:《一代权臣

秋仪之忙将他用力扶起,说道:“伍将军何须多礼,你是五品检校,我是七品县令,应当我给你行礼才是啊。”

伍常锡忙道:“岂敢,岂敢。秋大人是我的救命恩人,若是反向我行礼,传言出往岂不是会说我不知感恩,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本来这个伍常锡乃是江南道明州府的一员守将,同秋仪之也是颇有渊源——当年倭寇作乱时候,明州城几乎全城腐烂,秋仪之同伍常锡并肩作战,好几次救了他的命,因此才有这“救命恩人”一说。

秋仪之听伍常锡说话这样客气,心中也是十分兴奋,便又问道:“伍将军,记得明州城似乎已被岭南王爷拿下了,不知你怎么会到我这里来呢?”

说到这里,伍常锡立即收起了满脸的喜色,长叹口吻说到:“唉!落到岭南王爷手里还算好事,惋惜偏偏落到了那殷泰手里头。哦,大人还不知道吧,殷泰的老子,就是本来那个江南节度使殷承良居然还没有逝世,又活过来了……”

这事秋仪之早就知道了,也叹了口吻骂道:“这个老不逝世的,居然懂得借尸还魂!我已同他见过一面,惋惜当时我自保尚且不暇,否则定要手刃此贼。”

伍常锡也恨恨说道:“殷泰、殷承良攻下明州之后,便引进倭寇作乱,还要本来的节度军效忠于他们。末将不少同袍,有的迫于压力、有的本就无骨,已是屈服了他们。末将却是不愿,听说秋大人在山阴县招兵买马,因此才赶来投奔。”

秋仪之听伍常锡是过来投奔的,心中更加兴奋。他在明州抗倭同伍常锡并肩作之时,就看出他固然手下兵丁作战能力不足,但他本人无论是指挥还是上阵,都颇有可观之处,为人也是光明磊落,能有他这样一个帮手,无疑会让自己如虎添翼。

因此秋仪之笑着说道:“求之不得,求之不得。也谈不上什么投奔不投奔的,现在岭南王作乱,我们不过是共赴国难罢了。”

他又扭头看看伍常锡所带的这些兵马,见他们虽是远道而来,然而精力都还尚好,面貌之上固然难免有些饥色,不过却没有那种萎靡不振的样子容貌。

于是秋仪之又赞道:“伍将军果然带兵有方,手下这群将士虽暂受小挫,不过士气颇为健旺。待到我山阴县中略加休整之后,便就又是一支虎狼之师了。”

伍常锡听了这话,心中也是颇感自满:“这还多赖秋大人那日的指导呢!”

秋仪之闻言一怔,随即想起当初抗倭时候,伍常锡麾下兵士作战不利,被人数远少于自己的倭寇围困,险些连累自己不能突围而往,因此被秋仪之一通教训,要他好好练习部队。

本日见伍常锡果真将自己的话放在心上,秋仪之愈发兴奋,连声赞道:“好,好,好。这里不是说话处所,我们还有一肚子的话,还是先回往再说吧。”

他又转身唆使赵成孝道:“赵哥,伍将军是自己人,你这就叫金收兵,回城往吧。”

赵成孝听令,立即叫人敲响铜锣,两侧埋伏着的近万人马听了号召,齐齐起身冒出头来,井然有序地下山列队。

伍常锡见到这样的场面,背脊几乎渗出汗来,咽了口唾沫说道:“幸好赵将军认出我来,否则再晚一时半刻,秋大人一声令下,我等岂不是要被这里的伏兵碾成齑粉了?”

于是一路上秋仪之和伍常锡并鞍而行,攀谈起来。

这才知道本来是伍常锡听了秋仪之教训,立志要整理手下部队,却苦于一时军饷不能发足,便索性将手下军士裁撤掉了一多半,只留下五百多人的精兵,昼夜操演才有本日的景象。后来岭南军攻打明州城,别的节度军不是被轻易击败,就是干脆投降,唯有伍常锡突围而出,凭借的就是这五百人马。

秋仪之又问道:“伍将军说殷泰、殷承良吸收了明州防务。之前我也同他们见过一面,说是他们凑集了大批倭寇,海船多得很。可是之前朝廷不是已同日本国征夷大将军说好了,要他警惕束缚手下,不要侵占大汉疆土。之后倭寇不也是消停了吗?”

伍常锡皱着眉头答道:“这个末将倒是不太明确。只知道倭国国内实在并不太平,征夷大将军也并不能号召全国莫敢不从,国内反对权势不少。因此殷泰、殷承良凑集起别家倭寇的海船,也并不是什么出人意料之事。”

伍常锡又低声在秋仪之耳边说道:“实在现在无论是岭南军还是倭寇,兵力都不足以保持明州治安,靠的还是降服的江南节度军。不过依末将来看,这些人里头,除了个别居心附逆之外,还有尽大多数都不是诚恳降服。只要大人领雄师前往,到时候振臂一呼,城内必定拨乱反正,到时明州便能一举收复。”

秋仪之听到这里,已是满眼放光——伍常锡带来的这是一条极重要的消息,假如真如伍常锡所言,那无疑就能以极小的代价拿下明州城。而明州更是沟通中外一处十分重要的对外港口,能大批筹集军饷,为平定岭南王之乱奠定极好的基础。

然而明州离开秋仪之所在的越州,还隔开老远,想要过往必须经过苏州、杭州等地,其中的风险实在太大,这是不能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代权臣 最新章节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033 反击越州,网址:https://www.7v55.com/204/204032/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