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半分山水半分缘 143 心里话(1/2)

作品:《一代权臣

于是秋仪之便传令赵成孝,立即在军营之前击响战鼓,集结全军。

赵成孝得令,立即穿着齐整,快步跑出山阴县城,亲身举起鼓槌,在将军营之外的战鼓擂得震天一般响亮。

军中将士听得鼓声,虽不知营外产生了什么事情,但都想起“闻鼓而前、闻金而退”的最基础的军令,急忙放下手中事情,将战衣战刀穿着齐整,参军营之内鱼贯而出,按照平日里练习好了的队列次序,在城门口排好了整整洁齐的四排五列队伍。

赵成孝是这群乡勇练习的总负责人,见他们集中得也算是干净爽利,心中十分欣喜,脸上却不动脸色,静静站在众军眼前,一动不动、一言不发。

等了不到转眼工夫,秋仪之也在其十八个亲兵的护卫之下,从城门里头快步走出,见众军已列队完毕,队列肃然有序、军容威武齐整,确有当年老幽燕道精兵的风采。

因此秋仪之脸上立即绽放出笑脸来,刚要说话,却听城墙顶上有人喊道:“看!看!秋大人来了!”

秋仪之忙抬头往上看,本来是城中百姓听到击鼓声音,不知是出了什么事情,都凑集在城墙顶上,赶来看热烈的。

于是秋仪之拱手抱拳,朝百姓团团一揖,说道:“诸位父老乡亲,在下接到上头军令,说是倭寇嚣张,已集结在金陵城下,正要我等领军前往剿灭……”

他话音未落,不知百姓之中何人高声说道:“金陵城出了事情,金陵城里的人应当自己解决,凭什么要我们山阴县出人给他们卖命?”

城墙顶上人群之中立即有人附和:“就是,就是。金陵城里出来的人,一个个鼻孔朝天吸气,眼睛长在头顶上走路,见了我们,一口一个乡下人,现在好了,倒要我们往救了?这是什么道理?”

他这话,显然甚得人心,人群之中又有人纷纷批准。

秋仪之听了,却是一愣。

他从小就在郑荣身边长大。那时的郑荣还不是天子,却也是威震一方的幽燕王,甚至在幽燕道有不知天子何人者,没有不认识幽燕王的。全部幽燕道军政大权,都在郑荣统属之下,从来都是令行禁止,若是有兵士问出什么“我是邢州的兵,燕州有事,凭什么叫我往”的问题,那可是要被众人笑话的,碰到性格暴躁些的军官,怕是躲不过往一顿板子。

然而秋仪之现在只是一个流官,手下十八个亲兵尚可,而那新招募的两百个新兵里头,如方才那几个百姓高声质疑的话,他们心里头,未必没有这个动机。

兵危战凶,战场上面要是有片刻迟疑,眼前就是不测深渊,更何况存了这样内外有别的想法,到时候一旦战事不利,便会发酵起来,士气也会瞬间崩溃。

于是秋仪之沉思了片刻,又朝城墙上的百姓深深作揖,说道:“诸位能同下官说这几句掏心窝子的话,那是对下官的信任。既如此,下官自然也不能对诸位有所隐瞒,也有几句心底话,想对诸位说,不知大家想不想听?”

他话音刚落,城墙之上便传来声音:“大人请讲!大人请讲!”闹闹哄哄响成一片。

秋仪之待众人喧哗稍减之后,才朗声说道:“诸位,大家方才的话下官都闻声了,这是大家的肺腑之言,也是出于对本家子弟的一片爱护之心。然而,我感到,不对!”他特地在“不对”二字上加重了语气。

秋仪之扫视了一眼周遭群众,听稀稀拉拉的交头接耳声音也都平息下来,这才持续说道:“方才有位先生说了,我们山阴县的人,不要往管金陵城的事。可大家想想,金陵的事情,就只是金陵的事吗?别的不说,就拿我手下这几个兵来说,他们吃喝用度,从没向本县的父老摊派,用的都是下官做些小生意赚来的钱。那这生意又是如何做的呢?无非就是将金陵生产的货物,卖到国外往,赚点差价而已。因此,若是金陵城要是陷落了,那这刚刚成军的这些兵,就都要遣散了,到时候大家又靠什么来守卫家园呢?”

秋仪之见百姓都沉静下来,似乎自己方才几句话对他们已经有所触动,便又说道:“实在这里头还有个唇亡齿冷的道理。大家想想,倭寇凶狠贪婪,若是将金陵城劫掠了,他们自然也不会满足,便会认为我中国无人,就要四处烧杀抢掠。我山阴县固然离金陵甚远,却也不算是穷处所,倭寇就能放过了吗?”

秋仪之喘了口吻,又说道:“若是倭寇打上门来,我等依旧还是这样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他打邻居,你不往帮忙;他打你家,邻居也不来管你。那样就会被外敌各个击破,大家都不能幸免。诸位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他见城墙上头看热烈的百姓都已被自己说服,不住地点头,便又转身对那两百个新兵说道:“尔等也是一样。尔等此次出征,并不仅仅是听从本官的军令而已,而是为了保家卫国,献一份自己的气力。尔等每多杀一个倭寇,自己的父母妻小,便小了一分被倭寇袭击杀害的机会。大家想想,自己身上的担子轻吗?敢不居心杀敌吗?”

秋仪之口才甚好,就连饱学鸿儒,往往都能被他说服。他新招的这两百人,都是些没见过世面的乡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代权臣 最新章节第二卷 半分山水半分缘 143 心里话,网址:https://www.7v55.com/204/204032/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