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一朝天子一朝臣 156 归宿(1/2)

作品:《一代权臣

“啊!老朽这样的罪衍,轻轻一句话就宽恕了,王爷还真是虚怀若谷啊!”杨元芷话语之中没有半点喜悦,反而显得逝世一般的安静。

却听他又说道:“老朽是行将就木之人,恕不恕的也就这么一回事了。只是老朽的儿子现在岭南道做官,孙子杨瑾还不懂事。若殿下能在王爷眼前保奏一二,不要作践他们,那老朽也就逝世而瞑目了!”

秋仪之已被杨元芷这番话说得额头冒汗,连道:“好说好说,我义父是何等样人,既能恕了老丞相,自然也不会为难他们。”

“殿下义薄云天,老朽早有领教。殿下既有这句话,那老朽九泉之下也就没有遗憾了。”杨元芷脸上终于露出欣慰表情,浑浊的双眼泛出慈爱的笑脸,“殿下德才兼备,又遇明主,正是建功立业、前途不可限量之时。只惋惜老朽不能亲眼看到殿下位极人臣的那一刻了,还请殿下……”

杨元芷一面说,一面颤颤巍巍地在船舱中站起。

秋仪之还当他要朝自己行礼,刚要伸手往扶。哪知道杨元芷向船舷边上一倒,全部人栽进水里,小小木船失往平衡,顿时左右摇摆不止。

秋仪之不通水性,下意识地用双手捉住船舷,生怕自己也掉进湖中,更加无法立即下水救人。待小船安稳下来,三朝老臣的杨元芷已消散在不知有多深的潭水之中。

秋仪之已然慌了神,急忙操桨划到岸边,却见杨瑾一个人蓦然站在一块假山石上,痴痴呆呆地看着湖中泛起的一阵阵涟漪,满眼都是困惑和。

秋仪之不敢与杨瑾这样的眼力对视,赶忙一把手抱过杨瑾,飞也似地就往杨府大门外,飞奔而往。

看管杨府的兵丁见秋仪之这幅样子容貌,无不惊奇,刚要询问,却听秋仪之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命令道:“此处封闭,任何人等不得进进,你们可知道了?”又将杨瑾轻轻放下,说道,“这位小公子是我的故人,你们好好生照顾、警惕伺候,他若是少了根汗毛,你便少了颗脑袋,懂了吗?”

说罢,秋仪之也不等那兵卒回话,便飞速上马寻郑荣往了。

郑荣此刻正在太庙祭奠大汉先祖牌位。

这件事乃是天下第一重要事体,便是天塌下来也不能打搅的。秋仪之只好等候在太庙之外,心里早已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过了好一会儿,郑荣才在无数仪仗、侍卫的簇拥掩护之下,从太庙之中出来。秋仪之赶忙迎上前往,将杨元芷的这番变故,向郑荣一五一十地说了。

郑荣闻言,略略沉思片刻,道:“这样逝世法,也算是他头脑还算灵光……也罢,那孤就玉成了他最后一点盼看,不再深挖连坐。你往找钟离先生,叫他以吏部名义行文,传杨元芷的儿子进京奔丧来吧!”说罢,郑荣便又领着无数侍卫随从,头也不回地浩浩荡荡离往。

秋仪之经过这样经历,好长一段时间精力都不振作,索性郑荣已经把持朝中大局,没有什么事情需要秋仪之往办。因此秋仪之以前些日子太过劳累为由,向郑荣请了长假,日日带着尉迟良鸿、赵成孝及十八个云梦山贼,四处游览洛阳四周湖光山色,也算是逍远自在。

时间不知不觉过了一个多月。

这四五十天之中,大汉朝廷形势不断向着有利于郑荣的方向发展。

首先崔楠、韦护两员大将领军,毫无阻碍地先后占领了各地州府。各个封疆大吏,只想着能在这风云变幻之中保住生命官位,心中全无道义原则,幽燕雄师一到便捧出文牒档案,算是降服于郑荣了。

其次是郑荣最为担心的岭南王郑贵。他蓝本有心趁朝中大乱浑水摸鱼,固然没想过能够伺机篡夺皇位,好歹也能乘乱篡夺几个州县,也好积攒些实力同朝廷对峙。可出乎他意料的是,郑荣这场讨逆之役不过几个月便大功告成,完整没有给他浑水摸鱼的机会。于是郑贵同手下几个智囊商议了一番,索性上了一道劝进奏章,劝郑荣立即登极称帝,稳稳占住这拥立头功。郑荣当然知道郑贵的用意,也明确他短时之内无心同自己争锋,便也放下心来,同时也没忘了安排雄师在岭南道边界处所,有备无患。

然后郑淼同河洛王郑华一道,不断同各级文官谈判。几次讨论下来,朝中多数官僚都已表现效忠于郑荣。还有一些不再愿为朝廷办事的官僚,郑淼便安排其致仕退休,也并不为难他们。由此,朝中百官心态也已然安定下来。

宗子郑鑫奉了郑荣的命令,领衔整理六部事务。讨逆之役中,郑鑫只负责后方粮草辎重转运事务,固然居功不小,却鲜有出风头的机会。因此他有心在父王和百官眼前显示自己的能力,便鼓足精力,轮流泡在各部之中,整理部务。

一时之间,吏部弹劾贪官冗官二十余人,朝中吏治顿时肃然;户部清算重新清算国库银两和仓储粮食,清算出来的各地亏空都下了报告请求限期补齐;刑部派员坐镇大牢,逐一排查历年积案,凡有冤狱一律重新审谳;工部则从京城四周调集民夫工匠,全力修复损坏的洛阳东墙,并重新修建焚毁的太兴殿,立下军令状要在除夕之前完成工程;至于兵部、礼部,郑荣另派了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代权臣 最新章节第一卷 一朝天子一朝臣 156 归宿,网址:https://www.7v55.com/204/204032/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