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一朝天子一朝臣 122 老太君的决断(1/2)

作品:《一代权臣

待事情暂时料理妥当,戴母这才从容对秋仪之说道:“多谢这位公子出手相救,老身这厢谢过了。且不知公子是何来历?竟然不怕这群劝善司的帮凶?”

秋仪之蓝本想好了一整套说辞,想先诓骗戴鸾翔一家人出京,再向其缓缓解释。可转念一想,这老夫人经历非凡,自己这乳臭未干的小子凭空编排的出的假话恐怕没法瞒过她,到时当面识破,反而弄巧成拙。

于是秋仪之索性明言道:“不瞒老太君说,在下是幽燕王手下无名小卒,奉了王爷之命,想要来救夫人和戴元帅的家属子女出京的!”

戴母实在也没料到秋仪之竟会如此干脆地挑明自己的身份,心中略微一惊,随即恢复安静,正色道:“老身看公子不过二十出头,怎么就敢假冒幽燕王爷手下将官?如今你得罪劝善司,危在旦夕,若无事,还请速速离开,不要妄自断送了生命。这也是老身为你着想!”

秋仪之听了,知道口说无凭,便忙从怀中取出义父郑荣的名帖,极恭敬地双手捧着递给戴母,口道:“这便是幽燕王爷的名帖,请老太君过目。还看老太君能够早作决断,让在下救你们出京!”

戴母接过郑荣那份用古朴墨玉精心磨制的名帖,打量了半天,方道:“这道名帖老身有缘见过,确实是王爷之物。可是犬子正在河南为朝廷效率,与你家王爷正是对头。公子口口声声这一个‘救’字……还恕老身是个女流,想不明确,还请公子赐教。”

秋仪之连道“不敢”,却说:“老太君这么说,就是折煞在下的草料了!戴元帅固然衷心为朝廷办事,可朝廷却没拿戴元帅当自己人。刚才的情况老太君也看到了。我家王爷也是吃过朝廷亏的,将心比心,恐怕元帅为奸人所害,这才亲身下令,派在下来京城接老太君等出往。”

戴母听了,沉思片刻说道:“王爷这番好意,老身心领了。然而我戴家世代忠良,从未亏负朝廷过,朝廷又岂会亏负我戴家?就算当今皇上一时为奸臣蒙蔽,可朝中还有河洛王爷、杨老丞相、曹中书等,都是虔诚开明之士,想必也不会让我儿平白蒙冤吧?”

秋仪之知道劝善司已找上门来,眼下情势紧急,若自己不在这三言两语之中驳倒这位老太太,恐怕便无法带他们出京,自己的计谋怕也就无法成功。

于是他绞尽脑汁,这才说道:“老太君这番见识,在下拜受了。然而老太君与人为善,怎能想到朝廷之中,早已是奸臣当道、忠臣退避。就算是素来有忠臣之名的,所做的恐怕也不是忠臣之事!”

“哦?此话怎讲?”戴母问道。

秋仪之反问道:“依老太君看,我家王爷,算是忠良还是奸邪?”

戴母尽不迟疑地答道:“王爷公忠体国,现在固然造反作乱,但老身信任其中必有隐情……嗯,瑕不掩瑜,堪称一代贤王,当然是忠良!”

“那老太君可知道?”秋仪之忽然放大了声音说道,“那日在刑部大牢之中,指认这忠良王爷犯上作乱,以至出手弑君之人,却是何人?”

戴母却丝毫没有被秋仪之这番虚张声势吓到,淡淡地问道:“公子还请明言,到底是谁居然有这么大的胆子?”

“便是老太君口中所说的老丞相杨元芷!”

“什么!”戴母终于无法保持安静,几乎是惊叫出来,“你说是三朝老臣、两朝宰相的杨元老吗?公子你还年轻,前途无量,可万不能道听途说、信口雌黄!杨老丞相是何等样人,怎会胡说八道?”

秋仪之听了,双膝一曲,跪倒在戴母眼前,说道:“晚辈不敢再有隐瞒。晚辈正是王爷膝下螟蛉的义子,名叫秋仪之。前些日子,正是晚辈纠集些江湖上的朋友,营救我义父离开京城。此事天下皆知,晚辈岂敢当面扯谎?”

说罢,秋仪之便磕了三个头,持续说道:“方才晚辈所说的,杨元芷老成效出面伪证我义父之事,更是千真万确,乃是我义父当面亲口告诉晚辈的!晚辈若有半个字虚伪,冥冥之中自有天谴!”

戴母听了,又复一惊,连忙伸手将秋仪之扶起,说道:“本来公子便是幽燕王的义子,老身老眼昏花,实在是失敬了。公子的大名,犬子在家书之中也曾提及,说公子是王爷帐下一位少年好汉。本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秋仪之忙谦虚两句,又道:“我义父常说,戴元帅曾经与他一道出征,乃是同袍战友,近几年固然接洽得少了,但惺惺相惜之情却没有丝毫淡忘。因此,仪之是妄叫王爷一声义父,那老太君便同在下的祖母无异。若老太君信得过在下,还请速速出发,趁着朝廷还未有什么动作,赶紧出京往吧!”

戴母一边听,一边沉思。她心里明确:劝善司,还有劝善司身后的天子对戴家的不信任已经昭然若揭了。在这种情况下,是留在京城将盼看寄托在所谓朝中忠良身上,还是信任眼前这个素未谋面的年轻人的话离开京城,此事决定了戴家今后的存亡前途。这实在是一件不可匆促、草率决定的大事。

戴母沉思许久,问道:“若老身依了公子之言,我戴家老小又当何往何从?”

秋仪之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代权臣 最新章节第一卷 一朝天子一朝臣 122 老太君的决断,网址:https://www.7v55.com/204/204032/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