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破茧成蝶(1)(2/2)

作品:《大汉情缘:云中歌

指责商人的儒生问道:“这些商人是不是大汉的子民?”一个文官嘴快地说:“当然是了。”“他们的经商所得是否交了赋税?”“当然!他们若敢不交……“既然他们是大汉的子民,既然他们向国家交了赋税去养活官员、军队,那么他们难道不该希求自己的国家保护他们吗?”几个文官结结巴巴地说不出完整的话,“这……这……要从长计议,一场战争苦的是天下万民,个别商人的利益……”

孟珏没有理会他们,只对刘询朗声说:“‘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千里亦必诛之!’”

孟珏的声音将所有的议论声都压灭了,突然间,大殿里变得针落可闻。在一片宁静中,孟珏的声音若金石坠地,每一字都充满了力量,“这样的汉朝才配称大汉!”他眼睛的锋芒中还有一句话未出口:这样的君主才配称霸主!

朝堂上的百官,面色各异,空气中流动着紧张不安。刘询强压住内心的惊涛巨浪,若无其事地微笑着问张安世,“张将军如何想?”可他的眼睛却一直紧盯着孟珏。

张安世在刘询的眼睛里看到了既熟悉又陌生的光芒。武帝刘彻命张骞出使西域时,命卫青、霍去病出征匈奴时,命细君公主、解忧公主联姻西域时,眼睛内应该都有过这样的光芒,那是一个不甘于平凡的男人渴望千秋功业的光芒,也是一代君王渴望国家强盛的光芒。他恭敬地弯下身子,不紧不慢地回道:“陛下如想做一位清明贤德的君王,一动自不如一静,不扰民、不伤财;但陛下如想做与周文王、周武王、高祖皇帝、孝武皇帝齐名的一代君王,那么雄功伟业肯定离不开金戈铁马!”

霍光立即趁热打铁,“自卫青、霍去病横扫匈奴王廷后,匈奴分化为南、北匈奴。南、北匈奴彼此不合,经常打仗,若我朝能大破羌族,令乌孙彻底归顺,匈奴在西域最后的势力就被化解,我朝与北匈奴就对南匈奴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也许陛下可以借此逼迫南匈奴向陛下俯首称臣,这可是先帝孝武皇帝终其一生都未实现的梦想!”

大殿内寂静无声,人人都屏息静气地等着刘询这一刻的决定。这个决定不仅仅会影响汉朝,还会影响匈奴、羌族、西域,乃至整个天下;不仅仅会影响当代的汉人,还会影响数百年、上千年后的汉人子孙。

刘询的目光从殿下大臣的脸上一一扫过,见者莫不低头,一瞬间,他决心蓦定,猛地站了起来,高声说:“准霍大将军所奏,集结二十万大军,联乌孙击羌族!”

百官在他脚下叩拜,齐声诵呼:“陛下英明!”

在众人雷鸣般的呼声中,刘询遥望着殿外,豪情盈胸,壮志飞扬!

自孝武皇帝刘彻驾崩,汉朝一直处于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的阶段,这次倾国力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十几年来的第一次。朝堂内,少壮男儿热血沸腾、摩拳擦掌,准备誓破胡虏、沙场建功。

民间却和朝堂上的气象截然相反,对大战畏惧厌恶,几乎是户户有泣声。毕竟征夫一去不见还,也许早化作了漠上森白骨,却仍是深闺梦里人。

许平君和云歌身着粗衣,行走在田埂果园间。

行过一处处人家,总会时不时地看到默默垂泪的女子,有白发苍苍的老妪,也有豆蔻妙龄的少女。只有孩童们还在快乐无忧的戏耍,大声叫着“爹爹”或“大哥”,丝毫不知道也许这就是他们对爹爹和大哥最后的记忆。

许平君心沉如铅,越行越沉默,当她们坐上马车,启程回宫时, 她问道:“一人的千秋功业,也许需要上万具枯骨去换,如果委曲求全,也许就可以避开战事,陛下如此做,究竟是对是错?”

云歌也无法回答她的问题,沉默了很久后说:“有些事情不得不做,如那些商人所说‘无强国则无民尊,而无民之荣耀则无国之兴盛’,姐姐,难道你不希望说起自己的国家时,是骄傲地出口‘我乃大汉人’吗?我相信这些男儿愿意为国而战。既然已是必定,我们要做的不是问对或错,而是问如何才能让这些男儿无后顾之忧,让他们的儿子和弟弟安安稳稳地长大,多年后,即使记不清爹爹和大哥的容颜时,也可骄傲地对别人说,我爹爹和大哥为国捐躯、战死沙场,是大英雄!”

许平君苦着脸叹气:“你说话倒很有将门风范。”

云歌微笑着摇许平君的胳膊,“笑一笑,人的精神气是互相影响的,人家看到一个愁眉苦脸的皇后,肯定就更愁了!战死沙场的可能是有,可衣锦还乡的可能也很大呀!”

许平君挤了个笑,“满意了吗?”
本章已完成! 大汉情缘:云中歌 最新章节第184章 破茧成蝶(1),网址:https://www.7v55.com/2/2294/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