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争执不休(1/2)

作品:《大宋燕王

稍作停顿,转眼看了左右百官,随后接道:“眼下军中无帅,臣认为可以启用张浚,若军中有张浚、刘錡、吴璘三位老帅坐镇,未尝不能跟金人一战。但军中多年无备,士气低落,若听到皇上和文武百官有迁都回避之意,此战便必败无疑!是以,臣建议杀弄权害政的内侍省都知张往为,传喻三军,勉励士气!”

张往为一听这话,瞬间脸色大变,汗如雨下,命悬于刃,立即出言辩驳:“靖康之乱才过往多少年,你们全都忘了吗?当日的景况何等惨烈,你们敢往想吗?现在能不能打得过金人,你们不明确?都知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何况是皇上!你们想重蹈靖康之乱吗?有朝廷才干抵抗,没有朝廷,大宋就完了,这个道理你们不明确?”

“强词夺理!”

陈康伯怒道:“宋金和议二十年,金人如今要撕毁盟约,南下进侵,挑起战乱,人神共愤!如此大逆不道,不得民心之举,大宋百姓若是听闻,必定放下农具,拿起兵器北上抵抗,京西、河北的忠义之士闻讯,定然会群起而攻之,金人与天下为敌,终极必败无疑!何况还有长江天险和几十万大宋精锐将士,金人军容再强,我们即使不能在把守淮河,还不能把守长江吗?只要守住长江,金人能变成鸟飞过江来,还是能变成鱼,从宽广、波涛汹涌的江里游过来?”

短暂停顿,而后接道:“三十年前,我们丢了黄河和汴京,已经愧对祖先,今天我们若是再丢掉长江,丢掉江南,我们还能到哪里往?进海岛,还是下南洋?这一次我们有进无退,决不能退缩半步!三十年前,我们一路被金人从汴京追到海上,流离失所,四处流浪,身边只有数万残兵,但最后我们还是在临安站住了脚跟,天下云集响应,一支支雄师在荆襄、两淮之地建立,京西、山东、河北的忠义之士前仆后继来附,不但把金人赶回长江以北、淮河以北,甚至还收复了很多旧地。你们说,现在我大宋不比三十年南渡之初强吗?那时能赶走壮大的金人,难道现在不能?我认为,只要皇上和朝廷坚定抗击决心,这种决心传到江北、淮北将士心里,传进天下百姓心里,宽大将士对敌之时自然士气倍增,有一分力能使出两分力,百姓也会积极响应,自建抗金气力,与进侵的金人展开奋斗。我认为,此战初时可能于大宋不利,但只要大宋朝廷坚定抗击决心,与全部军民高低一心,奋勇抗击,此战便有胜无败!”

话语刚落,大学士宋苞出列,高声奏道:“左相所言有理,臣附议!”

只听宋苞道:“三十年前,朝廷仓促南渡之时,一无所有,风雨飘摇之际,我们还能击败壮大的金人,靠的就是朝廷高低与天下万民一心,将士个个都心里憋着一口吻,要跟金人抗争到底,固然没饭吃,依然士气高昂,百姓也群起响应,声援朝廷,声援部队。二十年和平,大宋如今粮仓殷实,武备充分,金人却要撕毁盟约,挑起战斗,他们既失道,又失民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们何以不能取胜?如左相所言,只要皇上与朝廷文武百官坚定抗金决心,此战必胜!”

说完他看了某些官员几眼,接着又道:“除了让前线将士明确皇上和朝廷高低抗金的决心,稳固军心民心之外,还应当想措施提振部队士气。我有两个提议,供诸位同寅商议。第一个提议,追究秦桧的责任,当初是他力主议和,裁撤部队,杀害忠臣良将,向金国表忠心,之后他执政十几年,不修边防,不修武备,朝廷调拨的军费也被他和他的党羽一再剥削,致使军心一再衰弱,无人愿意参军,军中无人可用。我建议将秦桧的尸骨挖出来,鞭尸千下,传示全军,以此宣泄将士们这些年积累的怨气!”

此议出口,朝堂之上顿时就有低声私语之声,众人心里有杆秤,有同意,当然就有反对,但一时之间也没人敢公然提出异议。毕竟秦桧的儿子秦熺不久之前被剥脱了爵位,正有人在清算秦桧余党,此时出头就是自找麻烦。

见无人反驳,宋苞持续说道:“第二个提议,事关岳飞。岳飞十几年间建立战功无数,从一名庶卒成长为最年轻有为的雄师统帅,多次帅军北上收复失地,功劳卓越,在民间名誉极高,连金兵统帅完颜兀术都畏惧他,但当年秦桧力主议和,以‘莫须有’的罪名害逝世岳飞,极大的打击了部队士气,很多将士不是卸甲回田,就是遁逃山野,致使荆、襄、鄂数十万精锐屯驻军在岳飞逝世后不到两年便土崩崩溃。时至本日,岳飞在大宋军民心中依然是抗击金人的大好汉,军民之中的名誉不减当年,他的领军精力也不曾由于他身逝世而消散。因此,我提议恢复岳飞官爵与名誉,并传谕两淮、两浙、荆、襄、鄂部队和百姓,以此勉励军民,鼓舞士气,以精忠报国之志,抗击金人进侵!”

此议一出,朝堂之上又是一片私论之声,嗡嗡不尽,却无人出列言事,既不附议,也不反对。

久未发声的右相朱倬忽然说道:“宋大人所言有理,但眼下事务繁多,你这提议我们容后再议吧。不管是战是和,还是暂避,都不是马上就能拿定主意的,当务之急,我们还是议一议先帝如何安排,该以何等礼制埋葬?庙号、谥号怎么定?这都是问题。古来,逝世者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宋燕王 最新章节第580章 争执不休,网址:https://www.7v55.com/177/177115/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