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章 巨商隐忧(1/3)

作品:《东鲁传

如果说大明湖是济南城的一颗琥珀,那么,“醉南风”无疑就是这颗琥珀中最吸引人的生机。

作为一艘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花船,它的出现,不过只有短短的半年时间,但是半年时间里却已经成为了济南府的一道叫人避不过去的风景。

老的少的,都知道它的存在它的性质;有钱的没钱的,都想要上去瞅一瞅、转一转。

这艘大船分为上下三层,雕梁画栋、点翠描金、张灯结彩,极尽奢靡。

站在花船的最上层,遥遥可见鲁王宫的青碧琉璃瓦。赶上宫中有盛大的宴席,迎风倾听的话,似乎能够听到宫中飘出来的笙歌笑语。

所谓“耳目之官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这个时候,若是文绉绉地念上两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倒也十分应景。

或有怀才不遇的,心中默诵“南风知我意,吹梦到瀛洲”,也是自然而然的。

“醉南风”是个温柔乡,更是个销金窟。来到这里,如入桃源仙乡,烦忧尽忘、俗累尽消。

在这里,你尽可以释放心里的魔鬼;在这里,你想是谁,就能是谁:王侯、将相、甚至是皇帝;在这里,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实现不了的;……

船上有三绝:食,色,酒。

北地的胭脂,南方的瘦马;扶桑的驯顺,番邦的热烈,赏心悦目的同时,更加令人眼花缭乱。

更有姿容不俗雌雄难辨的俊美娈童穿插其间,一如上好的珍宝,无分昼夜,一任挥金如土的客人们挑肥拣瘦、各取所好。

这里的酒,俱是好酒。

有京师的黄米酒、蓟州的薏苡酒;

有绍兴的荳酒、大名的刁酒;

有济南的秋露白酒,也有兰溪的金盘露酒;

有汾州的羊羔酒,也有高邮的五加皮;……

既有“色比凉浆犹嫩,香同甘露永春”的桑落酒,也有“酒歌弦古曲,美酒沽新丰”的新丰酒;有“百杯之后始癫狂,一癫一狂多意气”的竹叶青,也有“十分满盏黄金液,一尺中庭白玉尘”的松醪酒;……

这些酒中,包含了白酒、黄酒、米酒、果酒、药酒等众多品类。梅瓶装美酒,又兼有掷色、投壶等游戏佐酒侑欢,直是让人忘却今夕何夕、此身何处!

简单说,上得船来,就不为欣赏美人、品尝美食,单只为了足不出户遍尝天下美酒,也是十分值得的。

对于爱慕虚荣的世人而言,能够上来走一趟,便有了与人炫耀的不尽的资本。

若萤一行踏上舷板的时候,徐图贵和李文等人早就等候多时。

看到若萤,徐图贵笑咧了嘴,两只手快要搓出火花来了,却始终不敢靠近前来。

若萤心下暖流奔涌,径直往前去,拉起他肉乎乎的双手,仔细审视了一下,道:“徐大哥又长高了……”

又高又壮,完全像个大人的模样了。

徐图贵红了眼圈,嘿嘿笑着,竟不知说什么好。

徐聪边上插话道:“四郎,你好了就好了。我们老太太、老爷夫人一直惦记着你呢。上次蔡大姑下去,三娘还问起四郎呢。蔡大姑都不敢说……”

若萤含笑道:“你回去转告老太太、太太,就说等过阵子我好透了,正儿八经去给老太太、太太赔罪去。”

徐聪眼睛发亮,脆生道:“四郎的话,小的一定转到!”

若萤点点头。

她现在对徐府颇多好感。在她受伤其间,徐家与三房始终未断书信往来,这无形中给了母亲很大的安慰与骄傲。

其间,徐夫人还打发身边的蔡婆子去合欢镇走了一遭。

那天是清明节。

一个“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的季节。

徐家选择在这天郑重其事地派了蔡婆子下来,明面上,说是下来给已故的老四的亲娘徐姨娘扫墓、送浆水,其实暗里还有个意思,却是只有寥寥几个人知道。

清明日是若萤的生辰。

长久以来,叶氏刻意模糊了这一天,总是提前给若萤过生。而若萤究竟生于哪一天,除叶氏外,已经鲜有人还记得。

徐家是知道的。

徐家的态度非常明确:不管若萤是哪天生、哪天长的,徐家都只认她是徐家的未来少奶奶。

差了蔡婆子下来办这隐秘的事儿,本身就意味着两家关系的非同一般。

所以,在叶氏的来信中,对此表现出了万分的感动与感叹。

只是,在给叶氏的书信中,徐家一直不曾提及过若萤的名字,说的都是些家长里短,乍一看,好像没什么问题。

但是若萤却心下清楚,徐府这是在为她的行踪遭遇打掩护。如此装聋作哑、丢三落四,可谓是煞费苦心

但是,纸包不住火。

当若萤的举动传到家乡,叶氏来信来求证,徐家便无法再做隐瞒了,只能顺着大流,跟叶氏承认了若萤协助官府办案受了点伤害的事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鲁传 最新章节353章 巨商隐忧,网址:https://www.7v55.com/175/175162/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