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章 道各不同(1/3)

作品:《东鲁传

若萤不由得联想起冯氏的这几个女人。

大太太出身嫡系,嫁到了地方名门的钟家,一辈子太太平平、衣食无忧,在世人眼中,不可谓不幸福。

但是,这份安闲富贵必须建立在高高在上的基台上。

钟家的继承人之选至今未有定论,老太太的身子骨还算硬朗,耳聪目明地,就是再扛上个十年八年,怕也不成问题。

这个时间,不知道大太太、大房等得起不?

要在以前,等待时间再长,也不是问题。因为种种迹象表明,钟家的大权迟早都要落在大房手里。

可不是么?

唯一堪为竞争对手的二房没有子嗣,就这一点,就可以很干净利索地将二房剔出这一场继承人人之争了。

三房就更不用提了,没有一个人会将其往这场家产之争上想。

街面上的人甚至说,要是钟家真的断了后,老太爷老太太宁肯一把火把整个家业都烧了,也不会给三房留下一根草、一粒米。

四房或许还有点希望,但只要大房还在,就没有四房这个庶子什么事儿。

这是从前的格局,不用比拼,胜负一目了然。

可这种胜算却在二房生养了儿子之后,大打了折扣。

同样都是嫡子,同样都是老太太的肚子里出来的,同样都是老太太在乎的,这手心手背、怎忍心伤害一面?

也许有一天,大房能够成为当家人,但是想要得到全部的家产,应该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如果大房肯舍得这部分东西,倒还好说。大房和二房,还会是一个鼻孔出气的好兄弟。

可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大老爷、大太太许不是贪得无厌的,可钟若英呢?

除非是所有人都没有察觉到他眼中闪烁着的那股子锋芒,闪闪烁烁、竭力掩饰却还是要满溢出来的、野心勃勃。

同样的蠢蠢欲动,二房也不缺。

二太太邹氏的左右逢源哪里是懦弱无主?相较于母亲叶氏的铁骨铮铮,邹氏的行事方式才是最受人欢迎的。

看她在钟家做了几十年媳妇,虽然身下无儿无女,可正室的位置丝毫不曾动摇。不但老太太信她、听她,连大太太、四太太等人,也从来不说她不好。

因为信任,所以才会数落她这儿不好、那儿不对,才会将自己的态度好恶表现出来。

若萤不止一次设想过,假使钟若芝还在家里,以她的心机加上二老爷和二太太的圆滑,有朝一日,会不会夺取了钟家的未来呢?

在她看来,能屈能伸识时务的二老爷和二太太那种人,才是最厉害的对手。

而冯恬吃亏就吃亏在没有认清这些形势。大太太叫她来,她就当真是以为姑姑疼侄女。

原本不是个笨女孩儿,既知道谁可交、谁不可交,为什么就不能提高警惕?结果吃了钟若芝的大亏,赔上了自己的一辈子。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是在所难免的。倘能认清是非、及时弥补,上天有好生之德,定会给一条生路的。

可冯恬却一意孤行、错上加错。

没有认清仇人,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也罢了,更在极其不理智的前提下,贸然出击,试图以给孙浣裳为妾,向大太太展开报复。

结果,非但没有打击到敌人,反陷自己于鲜廉寡耻,不战而败。

当然,这不全是她的错。没有后援、没有朋友,孤军奋战的她勇气可嘉。

如果后来她能总结教训,养精蓄锐、徐徐图之,事情还会有转机的。

如果她肯放下身段,接受三房,然则若萤也会视她为自己人,尽心尽力地为她好、助她心想事成。

但是很可惜,那女孩儿自始至终不肯交出自己的心,好像是患上了杯弓蛇影的毛病,总是隔着三房看钟家,始终对三房抱有三分戒心。

对此,若萤不予置评,毕竟,要想让别人接受自己,本身就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冯恬不是她的责任,于她也没有多少利害关系。甚至可以说,冯恬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但她愿意承担下这份责任,只要冯恬肯相求、肯信赖、肯听她的话。

这种事,须得你情我愿才能行得通。拿着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这种事儿是不可能发生在她的身上的,这是她的原则。

所以,冯恬最后落得那么个下场,她深感痛心却并不自责。

那件事后,她调整了自己的处事方式。

她常常跟腊月和若萌说:话不说不透,灯不点不亮。亲朋之间,如果发生矛盾,解决矛盾的最好方法不是相互容忍克制,而是一定要把各自的观点陈述清楚。在此基础上,达成谅解、取得彼此的宽容,如此才是长久之计。

人生苦短,哪来那么多的时间猜疑?很多相熟的朋友,自以为全面了解,其实经不起细想,越想越不把握:我们彼此真的很熟么?

经常也只是一种习惯而已,习惯了当作熟人相处、相敬、相亲,甚至相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鲁传 最新章节348章 道各不同,网址:https://www.7v55.com/175/175162/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