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末的一揆和米骚动(1/2)

作品:《扶桑镜梦

幕末的一揆和米骚动

(资料来自《扶桑近代史》及各种论坛。)

1859年7月扶桑三港开埠后,农民和城市贫民的生活迅速恶化,农民一揆和町民米骚动次数由此剧增:

较大规模的一揆,1860年发生43起,公元1865年—公元1867年平均每年发生55.3起,这都超过了以往。

上一次一揆高峰发生在天保凶作(1833年—1839年)时,据黑正岩《农民一揆年表》统计,每年一揆平均为11.21次,其中1833年56次,1836年67次。

更要命的是,以往一揆是“越诉”,也就是让幕府、诸侯治政者放清盘剥,可幕末一揆,已经不玩这个了,农民在极度失望下不再相信官府,直接提出了”改变世道“——要求原官府彻底倒台!

而且呢,以往是抱团申诉、抗税抗捐抗役,这回可猛多了,发展到最后,杀代官不说,还烧毁“检地帐”、私分土地,开始积极自救起来。

其中非常著名的是,1864年常陆、下野方面的大一揆,1866年兵库、西宫的骚动,同年的武州大一揆、信达一揆——1866年的一揆蜂拥,有当年幕府二次征伐长州大肆加税加役的额外因素。

从1860年到1868年,成规模的一揆每年平均发生32.5起,而且中后期幕府直辖地”御领“也被卷了进来——以往因为幕府对御领征税较轻,加上御领多半是富庶之地,所以当御领也大规模一揆后,就证明扶桑当时开始彻底崩溃了。

农民如此,町民也过不下去了啊,所以米骚动也时有发生。

1865年—1867年,大规模的米骚动平均每年发16.6起,同样超过了天保凶作每年7.2起的频率。

一揆和米骚动频发,侧面证明了幕末扶桑的窘迫。

当时财政崩溃到什么样的地步呢,有两件事可以说明:

第一件,农民一揆频发,一直持续到明治九年(1876年)六月——之后不是没有,而是少了,因为当年签署了《江华约定》,之后扶桑开始大量从高丽购买粮食,缺粮困境得到了改善。

第二件呢,则是诸侯都绝望了,好多自认没办法可想了。

1869年,新官府下令”版籍奉还“,1871年提出”废藩置县“,1872年”废藩置县“完成。

这样剥夺领地的”恶令“,居然有很多诸侯欢欣鼓舞——当然,当时新官府武力压制是有的,但真的有大名真心诚意的交换领地。

原因呢,就是财政实在恶化,再也坚持不下去了,所以交给新官府,让别人操心挨骂去吧。

顺便提一下,幕末除了人祸,天灾也相当多:

首先是地震。

当时扶桑又进入了地震高发期,从1853年的”豆相参远大震“开始,1854年近畿诸国地大震、东海、东山、南海各道的大地震兼海啸,1855年11月江户大地震,1858年飞、越地震......1872年7.1级的出云大地震。

作为地震之国,能留下记载的,都是6级以上的大天灾。

而且呢,扶桑又是台风之国,当时留下的记载不多,可能相比地震造成的危害要小吧。

但是呢,也不能说没有,根据merlin找到一条记录,1860年佐贺藩受台风灾害,损失惨重,一向富庶的藩财政立马吃紧。

加上半算人祸半为天灾的大火,比如1859年江户城大火灾、1863年江户城大火宅,1864年禁门之变造成的京都大火,反正幕府也好,扶桑民众也罢,倒霉的事情是特别多啊——江户城大火后的修缮费用,最终还不是要老百姓承担。

而且呢,西洋人带来的疫病也造成了很多的损失。

因为西洋人增多,1858年、1862年,扶桑爆发两次大规模霍乱。

有记载说,1858年霍乱大流行时,仅江户一地从当年7月27日到9月23日的50多天中,有28万人到各寺院办理丧葬(此数字难免有夸张成分,且也包其它原因的死亡),也有“死亡者120,578人”、“八、九两月间死亡31,229人”的记载,反正“因霍乱全家皆亡,绝嗣、死产者数不胜数”。

有文章说,幕末江户可能有50%以上的城市居民携带梅~毒——也有学者对此进行了反驳,认为开港前扶桑对此病没有判定手段,所以不能完全归咎于西洋人,有可能是之前没发现。

顺便提一句,据说扶桑第一次检查大规模检查此病,是当时任长崎奉行的冈部长常主持的,方案提供者是松本良顺(顺天堂佐藤泰然的儿子)——万延元年(1860年),幕府在长崎实施对该病的大规模检查,对象则是当时的游女,原因是洋人的要求。

总之,幕末扶桑是水深火热,倒霉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来。

很多学者认为,与其说萨摩、肥前、土佐、长州倒幕成功,倒不如说幕府当时已经被折腾的欲仙欲死,属于自己躺倒任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扶桑镜梦 最新章节幕末的一揆和米骚动,网址:https://www.7v55.com/166/166630/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