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2/3)

作品:《扶桑镜梦

人物。

安政六年(1859年),松前终于离开了奉公十六年的长崎,转任幕府的徒目付,积功成为一百二十石的旗本,并更名为“松前顺丰”

别看大久保如今是二百石旗本,但那是两次白主之战军功所致,不但所领在北地,而且这两百石也是与鲁西亚血战的买命钱。

而松前的这一百二十石看起不多,可人家是江户中枢的徒目付,位卑而权重,跟大久保这种偏远地方的町奉行根本不可同日而言——当然,如今箱馆对西洋人开港通商了,地位也变得重要了,大久保也算勉强搭上了重臣的边。

可徒目付不一样,除了大目付、御目付之外,幕府目付所的徒目付也只有五十余人,长崎目付所、箱馆目付所的徒目付可比不了这五十徒目付——名义上,大目付监察公卿、大名、重臣,御目付监察旗本、幕臣,可实际做事的还不是这些手下的徒目付,因此位卑而权重,不可等闲视之。

直秀现在是两千五百石的大身旗本——虽然他没参加第二次白主之战,但幕府认为他之前治政有方,底子打的好,还是给他加了三百石的家禄,堂堂的箱馆奉行,外人口中的“虾夷地探题”,还不是要和徒目付松前平等交往。

不过,江户那里“大名满街走,旗本多如狗”,门第之见甚深,加上如今执政的大老井伊又是个特别重视出身的,想必即使有小栗护着,松前在目付所也没少受委屈。

所以,这“名至实归”,松前一半是宽慰直秀,另一半则是感怜自身,不免说得情真意挚、荡气回肠。

“如今德川家上下振奋,正是你我这样的忠义之士效力的良机!”

商业互吹谁不会啊,而且直秀这话说得还真不亏心。

虽说幕府重臣这些年相互倾轧,幕政也有些乌烟瘴气,但在西洋人的压迫下,番职尤其是水军、兰学产业尤其是军械制作、对外交涉的幕臣、监察一切的目付,这些都是最容易升官的,这几年不知道有多少才俊乘风而起。

当然,对外交涉的风险太大,智者不取。不过,此时正是吹捧的时候,这个当然就不能提了,

作为目付的松前和涉及对外交涉的直秀、大久保三人畅谈未来,一时其乐融融。

不过,使番松前谈了一会后,开始转弯抹角地问及箱馆开港通商后,直秀是否有钟意的西洋商人,尤其是“特别诚实可靠的”。

“终于来了!”

要知道,从松前顺丰一下船开始,直秀就等着他问这方面的事。

之前在直秀的授意下,已经在米人新约克成家定居的oo,也就是竹前虎之助,突然指示咸亨洋行在今年的和历六月底结束了与幕府的密贸易。

要知道,咸亨洋行对幕府这些年帮助甚大,甚至已经到了离不开的程度。

而小栗忠顺能以三十出头的年纪当上“上三奉行”之中的勘定奉行,也是由于他一手主持了和咸亨洋行的交易。

因此,咸亨洋行这一撤,幕府如同被吊在了半空中,不上不下,非常难受。

嘉永三

年(1850年),就是直秀返回扶桑的第二年,他留在海外的势力咸亨洋行,开始与幕府在长崎交易。

当然,幕府闭关锁国已久,开始贸易前废了好大的劲,玩过两次蛮人献宝这样的把戏,又有时任长崎目付小栗忠顺的穿针引线,加上咸亨洋行在直秀的授意下,立志赔本赚吆喝,又肯献上大笔的咨询费,这次终于打通了关节。

自1851年后,书籍、报刊、蒸汽罐、机床、西洋军械、植物种子、种畜、兰物等源源不断经咸亨洋行涌入扶桑。

和当时的兰国商馆比,咸亨洋行没有治政方面的要求,而且价格公道、童叟无欺,最重要的是可以赊账,咨询费更是一波波地送上,因此逐渐建立了信誉——想也是,直秀等人雇了一群人,整天到晚地在海外费劲心机地琢磨幕府到底需要啥,兰国商馆这样有业绩要求的机构怎么能与之相比!

幕府从中受益很大,其中咸亨洋行的风说书尤其被重视:

从1853年黑船第一次来访开始,西洋人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咸亨洋行及时通报,有时甚至仅仅是为了及时传递信息,咸亨洋行的船也会专门跑一趟。

这样的义举自然引起了怀疑——扶桑对西洋人的疑心本来就重,没有直秀乱入的世界里,兰国商馆提前通报黑船来访,却被怀疑大言欺人、别有用心,何况咸亨洋行这种赔本卖吆喝的行为,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当然更加被警惕了。

但咸亨洋行以“股东为凯尔特人在米国的移民,思谋复国”为由,成功打消了幕府的疑虑——这个理由倒是真的,加上幕府曾有为兰国存亡絶续这样的义举,听起来确实合情合理。

其实啊,警惕和怀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真香”,只要咸亨洋行有大利于幕府,这生意就能做的稳稳当当地。

1854年,幕府成立对马水军传习所,船和教官都是咸亨洋行提供的。

1855年,咸亨洋行还送来了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扶桑镜梦 最新章节第二十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网址:https://www.7v55.com/166/166630/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