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河东河西(1/2)

作品:《明末小秀才

船队在青县歇息了两天继续北进,很快抵达天津。

天津有出海口,自清兵退回关外,很不久就有海贸船只前来,江浙、福建的都有,因此天津的街面比北地其他地方恢复的快,已经有些人气了。

此时的天津巡抚为右佥都御史、浙江慈溪人冯元飚,他也是力主迁都的中坚人物,在李闯打下陕西之后,冯元飚又一次上书崇祯皇帝,劝谏迁都,同时暗中搜罗海船,为崇祯皇帝跑路做准备。

冯元飚有一个短板。

麾下天津卫卫戍官兵、守备官军皆不堪一战,守守城池还成,野战不堪一击。

他见路过的漕兵军容雄壮动起了念头,派人打听之后亲自召见刘亘和路泽淳,设宴款待两人,希望天津卫与漕兵能够联合作战。

刘亘没搞明白冯元飚的意图,见可以在天津卫设立一个立足点当然不会拒绝,于是双方互派哨探保持联络,等回到码头营地,路泽淳把冯元飚的来历、政治观点告诉刘亘,刘亘这才感觉老狐狸的意图不简单。

‘互相利用而已,还不知道谁坑谁呢。’刘亘听后自嘲。

大军抵达大运河的终点站通州已经是一月份,这会儿,志得意满的李闯正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朝,改元永昌。

一个不思劳作祸害四方、把中原民众当做两脚羊分给麾下充军粮的恶魔,想要事事顺当,子孙永远昌盛,这还有天理吗!

就在刘亘抵达的第二天,有关李闯登基的急报传到了京畿,崇祯皇帝招内阁首辅陈演商讨对策,陈演喏喏无以奏对,崇祯皇帝当即罢免陈演,命魏藻德进首辅,拿对策。

魏藻德接了差事找来阁老李建泰、方岳贡、范景文、邱瑜等人商议,都是这两年坐直升飞机窜上来的角色,没什么理政的经验,面对大变更是一筹莫展。

最后山西曲沃的李建泰害怕家乡被李闯大军祸害,心想与其便宜了李闯,不如自己拉出一支人马组织队伍,兵权在手总有应变的机会,于是站出来请战。

这会儿就是抛给崇祯皇帝一根稻草,他也会当金箍棒紧紧抓在手上。

崇祯皇帝亲自带领内阁、五府、六部、都察院掌印官及京营文武大臣登上正阳门城楼为李建泰赐宴送行,鸡鸭鱼肉一概没有,浊酒三杯而已。

行前敕令:“代朕亲征”。

李建泰书生领兵,一路走过去天天有兵卒逃离,万余大军开进到涿州附近,一大半人马消失了。

这会儿京师还有最后一位知兵的大臣,左都御史李邦华。

李邦华乃江西吉水人士,是同乡、东林三魁首之一邹元标的得意门生,他在崇祯初就接管过京营,去腐存菁、卓有成效,还带兵抗击入关掳掠的鞑子,率各部出城与鞑子大军野战。

奈何崇祯皇帝对东林党深怀戒心,把京营总戎的差事交给了夸夸其谈的襄城伯李国祯,大明朝的最后一丝希望被崇祯皇帝自己掐灭了。

刘亘明白自己还有两个月的时间,船队到达通州后吩咐把粮秣物资搬进漕运总督衙门设立在通州的仓库,没有第一时间移交给户部。

他把兵马分驻两地,漕兵和骑军驻扎在通州大营,三千赣南精锐派去了西面的双桥镇,秘密进驻了徐秉忠的通州马场。

这会儿京城已经开始缺粮,户部派驻通州的仓大使亲自跑到码头与押粮官员沟通,希望能尽快移交粮秣,都被刘亘以数目不准确、需要清查核对为由打发了。

这事很快惊动了户部,城里派了一位侍郎大人出面与漕督衙门交涉,刘亘仍旧不松口,只是让户部以暂借的名义先拿五十船粮秣应急。

即便这样,那五十船粮秣也不是一次性拿出来的,一天五船,一天只移交五船,还得算上搬运的损耗要户部承担。

“本源。看来户部要和漕督衙门打御前官司咯。”

“嘿嘿。打就打。没有哪条皇令只准他们清查数目,这回咱们自查还不成么。”

“只怕往后不好相处啊。”

“以往就好相与?”刘亘心说哪还会有往后的事。

这年月,漕兵是孙子,仓大使是天皇老子。

以往漕兵们跪在仓大使衙门旁的公事房哭着喊着求仓官高抬贵手,放自己一马接收粮秣,可只有送上孝敬、粮秣达标只能过关,过一次关、脱一层皮。

自打成祖爷定都顺天府、漕粮北运开始,漕督衙门没一个敢招惹小小的仓大使衙门的。

这回简直就是传说中的农奴翻身当家做主,刘亘的举动得到了押粮官以及全体漕运兵将的一致拥护,以至于路泽淳这张牌都不用打。

刘亘在通州呆了三四天,把诸事安排完毕才与冯忠孝、祁前程带领一百骑军、一百斑鸠铳手、一百盾牌手押解二十大车粮秣物资去顺天府,离开前他一再叮嘱路泽淳,在自己回来之前,路泽淳必须要坚持住,手中的粮秣不能少于五十船。

路泽淳不明白刘亘这么做的用意,不过见大伙都是一副扬眉吐气的模样,只得随大流答应下来。

赶着二十辆大车走不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末小秀才 最新章节第一百三十四章 河东河西,网址:https://www.7v55.com/164/164932/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