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南狩(2/3)

作品:《宋士

往城外的寺庙,想是因为路远,一时赶不过来。”

众臣中,有人上前奏道。

“舍近求远,快快前去寻找,让他速速上朝,朕有要事问他!”

赵构板起了脸色。大臣不上朝,这难道是要撂挑子吗?

张俊进来时,群臣已经散去,赵构一个人,正在殿内不安地踱步,看到张俊,赵构马上停了下来。

“臣张俊觐见陛下。”

“卿家不必多礼。朕就想问你,若是给你精兵五万,你守得住这临安府吗?”

赵构看着眼前的爱将,面色平静,似乎并无不安。

“守不住,最后恐怕是两败俱伤,临安府毁于一旦。”

张俊的话,让赵构彻底安静了下来。

“陛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只要朝廷还在,陛下无忧,到时候再夺回失地,大宋还可以占据江南,乃至淮南一片,陛下三思。”

嘴上虽然这样说,但此时的张俊,早已经没有了往昔的雄心壮志。从内心里讲,他对眼前的大宋朝廷,已经失去了信心。

连一个杨幺部都对付不了,反而屡战屡败,朝廷腐败,官员私心离德,各处盗匪四起,这样的朝廷,又能坚持几日?

关键是,北方的忠义军,势力如日中天,不仅扩展到了淮水以北,灭了西夏和伪齐,如今更是气势汹汹,就要北伐燕云。

那报纸上可是说了,两河前线,堆积了二十余万忠义军。如此多的虎狼之士,只怕够女真人喝一壶的。

王松部如此不可一世,朝廷如此孱弱,可以预见的是,一旦北伐燕云结束,忠义军南下的步伐会不可阻挡。

王松在流求设立如此庞大的水师,不仅仅是为了做些海上生意,恐怕还有别的意图。

这个时候,他张俊,是不是该想想自己的后路,想想张氏一门的后路。

想让他为赵宋皇室陪葬,对不起,恕不奉陪。

“卿家说的是。”

赵构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正色说道:

“朕欲南狩广州府,卿家和韩世忠率大军护驾。卿家回去收拾一下,速速安排船只,克日南下。”

从临安府到广州府,两千多里地,陆上盗匪纵横,难以行走。只有走海路,凭借巨大的海船,才能走的更快,更加安稳些,途中也有泉州等港口可以补给。

张俊离去,韩世忠却迟迟未到。赵构心焦如焚,让军士速速去镇江查问。

军士离开没多久,先前的禁军匆匆忙忙进来,满脸的汗水。

“陛下,臣去了城外的寺庙,里面的僧侣说,赵相公两日前就离开了,而且还带了家眷。”

赵构目瞪口呆,不由得张口结舌。

“这……么说来,赵……鼎是不知……去向了?”

禁军点头道:“陛下,正是如此。兄弟们查了一下,除了赵相公,他的家人也都不知去向。谁也不知道,他们究竟去了那里?”

赵构坐会椅子上,心头黯然,竟然有一丝悲凉。

“赵鼎这老贼,恐怕是逃回北地了。他是看朝廷不行了,他要去给王松当泰山了。”

赵构的话没有说错。不过,赵鼎去的不是北地,而是流求。

“大宋的气数尽了。官家德不配位,群臣各怀私心,我赵鼎也是这样。气数尽了,我又何必与天命抗争。”

赵鼎站在船头,看着波光粼粼的海面,似乎有一丝惆怅

巨大的海船上,除了几百眼含希望的宋人百姓,也有瓜果蔬菜,当然,还有赵鼎这样的贵客。

“赵相公,你就不要再伤感了。王朝兴衰,亘古不变。赵宋皇室德不配位,以至于天怒人怨,乃有今日之困。你还是看开些吧。”

赵鼎点了点头。江南大旱,以至于灾民遍野,官府横征暴敛,乃有杨幺之祸,中间“苗刘之变”,金人南下攻略,这都使得江南雪上加霜。

朝廷要维持巨大的战争支出,只有加重赋税,地方官府上下其手,天灾人祸,百姓除了铤而走险,似乎并无选择。

王松治下常年战争,百姓困苦,但却似乎并无人祸,归根结底,还在于吏治清明,政令深入人心。

插一句,真心不错,值得装个,竟然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要是论起来,王松治下,可是比大宋朝廷的地域大多了,局势也更复杂,但为何会是如此不同的两种朝局?

归根结底,大宋的气数已尽,天数使然。

大宋立国一百七十年,本就得位不正,能坚持如此长的时间,侥幸至极。若不是王松,靖康二年,大宋就已经亡国了。

自己非要作死,正应了那句话,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跟着大宋皇室,早晚是死路一条,不脱离这艘破船,难道要和他同归于尽吗?

“方兄弟,咱们到了流求,老夫又该做些什么?”

收拾一下心情,赵鼎长叹了一口气,看着眼前满脸笑容,拘谨可亲的年轻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宋士 最新章节第48章 南狩,网址:https://www.7v55.com/157/157608/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