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招揽顾张(1/2)

作品:《我在明末有空间

孙老因为制造迫击炮而死。

孙老死了?

李胜愣在当场,扫视着现场的人,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悲伤的神情。

孙恩为李胜效力虽然不久,但是所做出的贡献却是镇海堡里无人能及的。

可以说,没有他,镇海堡不会发展的这么的顺利。

滑膛燧发枪,纸壳弹,后镗枪,手榴弹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孙恩在李胜的要求下制作出来的。

事实也证明,这些武器在战场上的作用是巨大的。

“怎么回事?是病情加重了?”

李胜看着孙志勇问道。

“回侯爷,父亲是研制迫击炮时炸膛而亡。”

迫击炮?

炸膛?

“你们在弄迫击炮了?”

李胜疑惑的问道。

月前李胜将迫击炮,火箭筒的图形,原理画在了纸上,交给了孙志勇,只是让他们有空研究研究,至于能不能做出来,李胜是没抱太大的希望。

孙恩居然做出来了?

经过孙志勇一番解释,李胜这才知道,孙恩无意中看见了迫击炮的图纸,按耐不住好奇心,自个做了一门炮出来,在外试炮的时候,发生了意外。

“侯爷…”

正说着,孙普一路小跑了过来,喘着粗气。

“匠作坊实在太过拥挤了,而且这里面的东西,不仅机密,还很危险,放在这里很不妥,你们去找个挨着城墙的位置,新建一所匠作坊,规模要大。”

随着镇海堡的发展,城内的很多部门都已经搬出了城,比如匠作坊,还存储着很多的火药,如果发生意外,后果是很严重的。

交待完后,李胜带着几人走出工棚,匠人又开始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孙志勇,现在匠作坊的产量如何?”

如今增加了这么多的工匠,李胜很关注产量的问题。

“回侯爷,后镗枪一月能产五千把,手榴弹每日五百枚左右,重型火炮每月五门,小型火炮每月五十门。”

因为匠作坊的重心并不在火炮上,所以火炮的产量不是很高。

“后镗枪的产量怎么这么低?”

李胜皱眉问道,以前匠人少的时候,每月都能做个一两千,现在匠人多了数倍,产量却没涨多少。

“回侯爷,后镗枪因为要刻膛线,对枪管的质量要求高很多,而我们最近开采的铁矿,矿的质量很差,从而导致了产量降低。”

镇海堡外二十里就有一个小型的铁矿厂,开采的铁矿不少,但是质量不怎么样,杂质也比较多,每次提炼都很麻烦。

匠作坊现在不仅要做后镗枪,火炮等军用,还要生产农具,蜂窝炉等民用,铁的产量有点跟不上。

还有后镗枪用的枪管都是钢铁,所需要的铁就更多了。

“附近的铁矿呢?没有一个合适的吗?对了,临淄不是产煤吗?那里应该也产铁矿吧?”

李胜对铁矿这个东西不是很懂,但是后世常听说山西是个煤矿,铁矿大省,有煤,肯定就有铁吧。

“侯爷,临淄的铁矿场,是归衡王所有的,这…”

孙普有些担忧的说道,当然,李胜在济南是怎么对待德王的,孙普并不知道。

“怕什么,派人去采,给衡王说,铁矿场我买了,让他出价。”

李胜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见他这样说,孙普也只好闭上了嘴。

“志勇,匠作坊的事情抓紧了,现在好多兵士都还没能装备上后镗枪,你们必须在半年之内,让整个镇海军装备上后镗枪,能不能做到!”

李胜转过身,严肃的对着孙志勇说道。

“能!”

孙志勇站直了身子,保证道,李胜点了点头,嘱咐几人回去做事,自己则准备去给孙恩烧些纸钱。

下午,在侯府内,李胜将顾炎武,张煌言两人叫了过来。

至于钱谦益,在镇海堡待了三天就返回了江南。

临行前,柳如是还邀请李胜有空去金陵看看。

“在镇海堡也待了好些天了,玄著,宁人,觉得怎么样?”

李胜给两人一人拿了一瓶绿茶,两人熟练的扭开盖子。

“侯爷,学生觉得这镇海堡是不是应该改个名字了?”

顾炎武喝了一大口绿茶,放下瓶子说道。

“哦?为何?”

“侯爷,如今的镇海堡比之一般的省城,都要大上许多,繁华程度也远超它们,还叫镇海堡,有些不妥。”

听完顾炎武所说,李胜同意的点了点头,一般的军户堡镇,最大程度也就几千人,而现在的镇海堡,光是居民就达到了十几万人。

其中还没算兵士,工匠等等。

加起来的总人数肯定是超过二十万人了,再称之为堡,的确是有些不太好听。

“那宁人你觉得,镇海堡改个什么名字为好?”

“哈哈,侯爷,这改名字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在明末有空间 最新章节第174章 招揽顾张,网址:https://www.7v55.com/144/144181/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