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平度战火将起(1/2)

作品:《我在明末有空间

镇海堡指挥使官衙内

三十多名镇海堡武官,齐座一趟,端坐着,李胜则站在舆图前,手拿着长棍,说着。

“命令即已下达,各营就赶紧下去准备,两个时辰后,拔营。”

李胜说完,武官们纷纷回去准备,董大力,王楚,张二河三人留了下来。

王楚,张二河两人自从剿匪以后,李胜发现在军事方面,王楚还不错,张二河实在不是这块料。

所以便没有再给张二河担任军中实职。

王楚呢,则是在剿匪中受了些伤,在堡中干些轻松的事。

王楚负责农事,张二河则负责后勤。

这次议事,将他们叫来,也是有事交代。

“这次出征,大力,王楚跟着我一起去,二河,你留在家里,跟着我哥,好好守家,扩建的事不要落下了,另外,条件成熟的话,城外寻个地方,将水泥厂的规模扩大一点,水泥太紧缺了。”

如今不止扩建需要用水泥,修房要水泥,还有一个地方,需要大量的水泥。

临淄,上次图尔格领军屠杀过后,城墙也被其四处毁坏,若是要修复,也需要不少的水泥。

至于为啥去管临淄,那地方产煤啊,这玩意单价虽低,但扛不住量大啊,家家户户都要用的消耗品,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董大力有些兴奋,最近几次大的动作,他都没有轮的上,这以后有了李诚坐镇,大人肯定不会把他再留守了。

王楚身子也恢复的差不多了,管些农事,着实让他乏味得很。

“胜…大人,那我在军中干点啥?”

王楚差点胜哥彪了出来,望了望张二河,这货每次口误都得怼他。

“各营长,副官都已经定了你也不好横插一脚,这样吧,你去督战队吧。”

眼下的确没有多余的位置给王楚,只能过段时间扩军以后了。

这督战队,那就上不了前线了,王楚心里有些失落,不过还是大声遵命。

说完,李胜准备转身回后衙准备,忽然想起了一事,对着张二河说道。

“前衙空地上,我晒了些蜂窝煤,两三天后…记得收一下。”

“是!”

………………………

大军出动,镇海堡不少百姓涌到南城门口,送别大军。

毕竟里面有他们的儿子,丈夫,父亲…

李诚和孙普也带着留守的文武,列队在南城门外。

三千多人,旗帜鲜明,甲胄明亮,步伐整齐,气质昂扬。

行进中,眼神不断的看着两旁街道,看看是否有自己的家人。

军有军规,看见了也只能点点头而已。

出了城门,李胜没有下马,朝着大哥点了点头,该说的都说了。

这一下,镇海堡十三个营征战在外,留守的,有三个营,守城是没什么问题的。

就算不够,城内还有数万百姓呢。

出了镇海堡后,由于这一路上都有可能遇到清军,所以李胜走的很慢,以便保持足够的体力面对。

整个一营一大半的骑兵被当做了夜不收使用,围绕着大部队,侦查。

三个营都装备了后镗枪,正面遇上鞑子,是绝对不怂的。

就怕被清军偷袭,来不及反应,施展不开。

李胜已经将防线拉至昌邑一线,不出李胜所料,一直到昌邑,都没有遇到一个清军。

可是出了昌邑以后,清军夜不收探子的数量,开始多了起来。

这些人十分警惕,骑术精湛,远远的跟着李胜他们,董大力带着人追了几次,追也追不上,李胜也就懒得管了。

“大人,探子这么频繁,这鞑子怕是在对平度动手了吧?”

董大力靠了过来。

“我也有这种感觉,命令全军加快点速度,争取天黑之前,抵达平度。”

李胜皱了皱眉,昌邑离平度并不远,百多里的距离,而昌邑这边出现了不少的探子,足以说明平度有了动静。

伸手召来一名亲兵,拿出纸笔,写了调令,盖上了大印。

“你去莱州,登州传本官军令,让三营,四营各带上一个千户所,赶来平度参战。”

一个多月前,登莱两州各补了三千新军,训练了这些时间,野战不敢保证,守城还是没什么问题的。???.iuai.om

让三营,四营腾出手来,增援平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样的话,李胜手中就有了接近六千人,对战鞑子,将有不少的胜算。

命令传出后,李胜看了看时间,照这个速度,怕是等不到天黑,就能赶到平度城。

“快,加快速度。”

李胜朝着队伍叫道。

…………………

平度城头上,望着密密麻麻的清军,平度代理知州卢弘胤眉头紧锁,牙关紧咬。

十万余清军,于两日前便到了平度城下,随后将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在明末有空间 最新章节第119章 平度战火将起,网址:https://www.7v55.com/144/144181/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