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三章、金牌打手的素养(1/2)

作品:《论腹黑,三国我没怕过谁

白眉马良,自从留在了东郡,就和兄弟几人,投身到了方广大业中。

他只觉得,在仓亭学塾一日,比起在荆州闭门读书一年,学到的东西都要多些。

马良心中,一直猜疑,方广如此多才,定当是神鬼一流,现在看到方广脸上难得出现的尴尬郁闷神情,白眉名士,不禁若有所思的轻笑起来。

“大同,无妨的,不就是钱?吾马家在荆州,颇有资财!”

“吾这就修书一封,要家中之人,带钱粮而来!”

“吾弟马谡,总是言说,这辈子,就认大同一人了,许昌,也是吾兄弟五人,安身立命之所嘛!”

“吾等只在学塾就好,还望大同,多多提携马谡弟弟,他在东郡看到子义兵威,心中只想着,日后能在大同麾下为将,这点心愿,也是吾马家众人的心愿啊!”

马氏五常,马良力推的,总是马谡,还一直往武略上面引领,让方广不禁露出苦笑。

小马谡他也见过,话是密了些,口气大了些,不过确实是个聪颖的方广。

现在看来,在仓亭学术的引领之下,也许不会重蹈覆辙。

马家兄弟五人连鞭,也是很帮自己,这点面子,还是要给。

“那便如此了,让马谡,闲暇时候,到麴义军中,子龙身边,学些武略亦可!”

“你那家财就算了,许昌营建,耗费的钱粮堆成山,恐怕未必比洛阳邙山要矮,那点东西,杯水车薪罢了!”

“钱粮之事,你们不要急,吾一力解决,世家有钱,不肯拿出来,无非看吾的笑话就是了!”

“哼,听闻颖川三家买纸,都去邺城,宁愿钱給袁本初,许攸赚,也不留在许昌,我倒要看看,再有好物,他们能不能顶住!”

“工坊,市集,学塾都不能停,市集这几日,收的税金就能看到了,实在周转不过来,吾再找元让即可!”

方广眼中,闪过一道寒芒,当先站起,辞别了众人,回到了后院中。

他两世为人,脑中随便拿点点子,就是铜钱米粟。

在黄巾军之时,那是没有施展的平台,现在孟德手中,哪里还能和当初一般?

方广先辞了出去,走到后院中,还能听到厅堂间,自己麾下谋士,为了争夺预算,拍桌子,骂娘的声音。

徐庶尖声喊叫声音,最是刺耳。

一句“工坊先分钱粮,要不一把火烧掉内库米粟”,引的一肚皮心事的方广,摇头大笑起来。

蔡琰带着大乔,小乔,就住在后院三处厢房中。

三女都是世间难得的清雅和美丽共存之人,虽然江东美女,身份暧昧,住在方宅,却没有丝毫不便。

当日城头一首兰陵王入阵,引得曹军士气如虹。

这几日,方广府邸,则是琵琶,汉宫秋月合奏,将大汉堂皇霸气,散落在许昌城中。

方广虽然两世为人,脑中名曲无数,却毕竟不是乐家一脉。

这汉宫秋月,乃是后世名曲,方广是躺在床上,和夫人二人世界之时,口中哼唱,再由蔡琰做出了曲谱。

此曲可筝,可琴,可琵琶,可激昂,可哀婉,可清越。

蔡琰第一次弹奏,就听的大乔,小乔,心驰神摇。

三人心性不同,奏出此曲的格调亦是不同,蔡琰喜欢古筝弹奏,或者想起昭君旧事,同自己经历相合,一曲汉宫秋月,带着丝丝凄婉。

大乔则是手抚古琴,想起方广在许家坞堡之勇,曲中带着激昂之气。

小乔则钟情琵琶,玉指拂过,宛若雨打芭蕉,悠扬清越。

一首汉宫秋月,三个合奏,悦耳无比,听的站在门栏的方广,想到了黄巾旧事,两世为人,一下子呆住了。

“大同,你怎么来了?不是今日有大事议论?我说这筝弦怎么忽然就颤动起来,是有恶气贯空呢。”

“方广哥,事情谈好了,过来一起啊,你上次说的,天地间,还有什么打击乐器,闲暇起来,带我们一起体味的。”

“大同,我听府中仆役说,城中营建,钱粮不够?”

“我和妹妹在此,吃住都是你的,很是不妥,身边带的美玉,珠宝还有些,你先拿去,就当饭钱即可。”

见到方广神情奇怪,三女以为方广是为钱粮愁眉不展,不禁一起停下了手中动作,安慰起方广来。

“饭钱?好歹吾是一郡郡守,还是主公定下,总管许昌之人,就困窘的饭都没有了?”

“每日能看到大乔姑娘,小乔姑娘,听两位琴曲,就是日日熊掌,猩唇,也是无妨的。”

“恶气?琰儿,夫君看你,又是皮痒了!”

方广大步走到三女面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论腹黑,三国我没怕过谁 最新章节第两百零三章、金牌打手的素养,网址:https://www.7v55.com/139/139464/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