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5章 情报战 1(1/2)

作品:《德意志崛起之路(帝国的崛起)

贝蒂敢于提出截击美国运输船队,不仅仅是由于日本联合舰队手头够硬,同时也由于英国人的情报网络确实厉害。固然,大英帝国已经没落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大舰队都折戟沉沙了。但是大英帝国几百年来的战斗智慧还是留存了下来,在新的时代,在英国人已经无法力压一切的时候,英国人在情报方面的投进反而更多了,并且有了新的发展!而太平洋战斗也是对英国新情报系统的一次检测。

“美国人又在集结他们的运输船队了。”飞鱼号船长威廉站在舰桥上用看远镜视察着远处海面上的美国运输船队,此时,在舆图上标注的35海域中,美国海军再一次将大批的运输船集中起来,然后由护航舰队同一掩护。然后直接斜穿过半个太平洋将大批的物质送到新几内亚岛和俾斯麦岛的前线上。

而为了摸清美国运输船队的集结时间、航行时间以及航线等信息,英国情报部分也在大洋上撒下了一张大网。考虑到目前英美之间的关系,英国人自然不可能应用挂着英国国旗的商船来跟踪美国人的船队,所以他们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在第三国注册的商船,然后配上英国皇家海军的职员对美国运输船队进行视察。

这个视察工作需要十分警惕的。首先,侦察船尽对不能靠的太近,也不能停留时间过长,在宏大的运输船队外围是超过十艘以上的驱赶舰或者武装商船,对于有嫌疑的目标,美国海军尽对不会手软,所以这些侦察船必须保持必定间隔,而且尽对不能一次停留太长时间。那么好了,假如是这种接力盯梢的措施的话,那么英国人必须筹备相当多的侦察船,而这经济上来说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而英国人也有应对的措施,他们可以每一次出来就换个身份啊,船上搭载着大批的板件和油漆,在完成一次抵近侦察之后,再次进行侦察之前,英国人会对船只尽心假装,比如说飞鱼号,他这一次是一艘来自于秘鲁的渔船,而下一次,他将变成一艘来自于智利的运输船,船员们会过细的对船只重新上漆,同时转变一些船体的上层建筑外形。想想看,英国海军都可以把一艘商船成一艘超无畏,增长几个烟囱或者拆除一些舰桥又能有多艰苦呢?

而除了在美国海军集结地位进行侦察之外,英国海军还会安排在浩瀚的大洋上和美国运输船队的“偶遇”!当然这种“偶遇”也必须认真处理,比如说偶遇的地点应当是美国运输船队和正常的贸易航线的交汇点四周,“偶遇”的船只也必须“多样化”。在履行对同一批运输船队的跟踪打算的时候,参与“偶遇”举动的船只会来自法国、巴西、土耳其或者其它一些看似没有什么接洽的国家。

即使这样,参与侦察打算的船只中可能有4成左右的船舶无法在第一时间找到目标,由于美国人没有采用原有的贸易航线来运输物质,他们会选择一些生僻的,甚至是很少有船舶经过的海域,这些海域可能会气象不好,可能会绕远道,但是至少安全!就如同一名赞助海上护航的美**官所说的那样:“我宁可让70艘船一起绕路航行,也不愿意由于走捷径而丧失一艘商船!”

美国人的这种谨慎是有回报的,由于选择了比较偏僻的海域,日本潜艇部队的创造目标概率大大降低,而日本潜艇的数目和指挥系统又远远不如德国人,所以想要建立一个遍布战区的网络难度很大。以至于3成以上的运输船队在全部航行过程中没有创造一艘日本潜艇。

当然,美国人的航行也尽对不是满大洋乱走,毕竟看似安静的大海上实在并不安全,航线总要避开那些风暴多发区或者过境的台风的。这年代大型船舶实在并未几,一般远洋运输船队的均匀吨位也就是6000多吨左右,所以在避开了过于偏僻的海域和风暴区之后,那么可经过的地区也就比较有限了,而英国人的做法就是在这些区域寻找美国运输船队,然后根据多次盯梢的成果来梳理出美国运输船队的常用的几条航线。

而经过长达数月的跟踪和盯梢之后,英国海军已经逐渐摸清了美国运输船队的举动规律,而正是在这些情报的基础上,英国人才试图说服日本人对美国海军的运输线下手。

“美国船队集结时间根据船队规模大概需要消费6到8个小时,在船队从美国各地港口驶向目标集结区域之前他们的无线电联络是保持畅通的,也就是说,假如我们靠的比较近的话可以用无线电侧向技巧探知美国船队的地位信息。”

“在完成集结进进航线之后,美国人固然竭力保持无线电静默,但是在部分低频波段中,美国人依然会保持定期的通信,这个联络周期大概是6小时一次吗,根据波长来测算,应当是远间隔长波通信,而通报的内容应当也是关于船队航行情况。”

“美国船队海上航行时间根据集结点和目标地位置不同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同,从集结点抵达1目标需要大概150个小时左右。从b到b1大概需要165个小时,从集结点抵达1需要170个小时,抵达2需要160个小时。”

“美国海军在航线的选择上似乎秉承的是随机原则,在运输船队离港之前,他们并不知道在会合之后会走哪一条航线,真正知道航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德意志崛起之路(帝国的崛起) 最新章节第2875章 情报战 1,网址:https://www.7v55.com/139/139420/2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