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4章 线路 2(1/2)

作品:《德意志崛起之路(帝国的崛起)

“各位想想,实在这条航线非常安全,参军事角度来说,阿拉弗拉海实际上属于我们的内海,这四周几百公里内都没有美**事气力的存在,而我们可以动用新几内亚南部的航空资源进行侦察。美国人假如举动,是确定瞒不过我们的眼睛的。”

“而从地理角度来说,连接阿拉弗拉海和珊瑚海的托雷斯海峡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海峡之一,那里暗礁密布,最浅的处所只有14米,美国舰队不可能进进这片海域,一方面是由于这算是贵国的内海,美国人固然猖狂,但是毕竟还没有和贵国宣战,而另外一方面是美国人缺乏托雷斯海峡的水文数据,贸然进进很不理智,至于说潜艇更是如此,下潜状态下很轻易碰到暗礁,我们在这片海域中丧失的2艘潜艇就是认为这个原因!”

“那么好了,假如我们能顺利的穿过阿拉弗拉海以及托雷斯海峡,并且进进珊瑚海的话,那么一切就不一样了,各位应当很明确,珊瑚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海,现在随着美国舰队被重创,气力压缩在北面,他们在珊瑚海这个次要战略方向上的警惕气力确定非常差。我们进进珊瑚海之后就是海阔凭鱼跃了!”山本五十六说道。

“但是美国人已经攻占了莱城,莱城间隔托雷斯海峡的直线间隔并不远,在美国人的轰炸机巡弋领域内。”铃木贯太郎说道。

“条件是,他们能想到我们会从这里进进东太平洋!而且假如我们的水文材料足够的话,选择夜间穿越托雷斯海峡,或者利用气象掩护穿越海峡的话,那么一切航空侦察都不足为惧,毕竟我们的舰队最大均匀航速可以达到23节以上,假如以10小时盘算的话,我们一晚上可以航行420千米左右!而全部托雷斯海峡只有130千米长!”山本五十六说道。

“这个想法很不错,美国人是不会超出我们的国土上空对托雷斯海峡进行明目张胆的航空侦察的,水下潜艇自然有暗礁和浅滩对付,水面舰艇我们也可以通过侦察避开。假如未来一段时间内气象情况有利的话,我认为我们真的可以试试这条介于新几内亚岛和澳大利亚之间的航线。”

贝蒂对于山本五十六这个想法还是很支撑的,他骨子中就有一种激进好战的基因,而这个打算固然有必定的风险,但是成功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最要害的是,这会大大缩短从澳大利亚出发给日本舰队供给补给的船队航程!在珊瑚海上就可以完成补给的话,何必非要进进东太平洋深处?

贝蒂这个人固然有些自满,但是也是很务实的,他不会由于自己之条件出的打算被一个新人给否定了而不满,好吧,也许会有些愁闷,但是经历了太多事情之后,贝蒂是不会把个人因素掺杂在战斗中的。

“我们可以先搜集一些材料,然后来论证两条航线的安全性。景象部分会搜集托雷斯海峡的情报的,而我们安排在澳大利亚北部的海上和空中气力也会进行前期侦察。当然,我们在澳大利亚东部港口城市布里斯班也会筹备好油船。”贝蒂固然口头上说要考虑两条航线,但是从后面的反响上来看,他已经认可山本五十六的说法了。

“实在,假如我们还感到不保险的话,可以抛出往一些钓饵,比如说,我们从意大利订购的比萨级装甲巡洋舰必定到位了,假如我们派出往2艘装甲巡洋舰佯装破交的话,那么美国海军相当一部分气力和注意力必定集中到北线,这样的话,我们从南线进进东太平洋会安稳很多。”斯特迪说道。

“两艘装甲巡洋舰做钓饵吗?这个钓饵的价格可是高了一些,400万英镑一下就没了!”岛村速雄心中说道,对于这两艘刚买来的新船,岛村速雄还是很心痛的,但是假如打算成功的话,那么获益会非常非常大。这个时候,不是省这点钓饵钱的时候。

“我看可以,具体航行问题我们需要等候相干的材料,然后做出专门的方案,那么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如何捉住美国人那些规模宏大的运输船队呢?我们固然知道圣诞岛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但是假如我们递近圣诞岛侦察的话恐怕可能会打草惊蛇吧?”吉松茂太郎问道。

“我们已经做了相干的安排了,实际上,美国人在保密和补给上做的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船队规模太大,假如进进圣诞岛补给的话会很艰苦,所以他们想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措施,那就是在圣诞岛安排一支专门的补水船队,当大型运输船队从圣诞岛四周海域经过的时候,会有补水船上往和船队会合,然后用水管给大型运输船补充经过处理的淡水。这样的话,大部分船队可以一边航行一边补给,即节俭了时间,同时也保证了隐蔽性。”贝蒂说道。

“卧槽,美国人还能这么操作?”听到贝蒂的讲解之后,一众日本军官表现美国人真是太厉害了……。

“那么我想知道贵国事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呢?假如我没记错的话,圣诞岛的原住民都没美国海军把持了吧,全部岛屿上美国海军职员占了大多数,就算搜集到情报想要流传出来可能也有艰苦吧?”对于美国人的补给能力,日本人表现震惊,但是同时,对于英国人能搞到这么具体的情报,日本人表现更加震惊而且十分的好奇!贝蒂是如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德意志崛起之路(帝国的崛起) 最新章节第2864章 线路 2,网址:https://www.7v55.com/139/139420/2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