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4章 谋划 1(1/2)

作品:《德意志崛起之路(帝国的崛起)

“从昨天晚上开端到现在,我们的驱赶舰丧失也不少,至少有一打以上的驱赶舰被摧毁或者需要处理。不过我们的驱赶舰依然有很大的上风。到目前为止,我们海军的职员战逝世已经有1500人高低了,而受伤职员超过了4000人。”马吉芬最后说道。

而就在美国人为了自己的丧失愁眉不展的时候,这场海空大战同样打的日本人痛的撕心裂肺!在这场战斗中,日本航空部队丧失了至少170架以上的各种飞机,从数目上看,比美国人少了一些,但是别忘了,日本航空队丧失的飞机不少都是双发飞机,一架双发飞机的造价至少是单发飞机的1.8倍以上!而要说机组职员的丧失的话,那么更是高于美国人,毕竟一架轰炸机至少有3名机组职员。日本人这次成功付出的代价确实宏大,不过他们毕竟还是赚了一些,毕竟美国人沉了2艘航空母舰,重创1艘。还有两艘战列舰被击伤,这对于接下来的战斗影响非常大!

“在这场战斗中,我们丧失了大批经过1年多造就出来的精锐飞行员,这样的丧失是如此惨重,陆基航空队的对海攻击能力将不可避免的降落4成左右。我们需要至少半年的时间才干把丧失的机组职员补齐,而且新人的技战术程度不会很高。日本人的培训体制的问题在这种高强度的耗费战中表露无遗,日本人只能打一波,战斗的丧失让他们的补充速度远远不如耗费速度。这种体制是不可取的。我们要深认为戒!”

“从这次战斗中,我们还是有很多收获的,至少我们证实了,航空气力在未来将获得主导地位,一支没有充分航空气力掩护的舰队是软弱的,称霸大洋几百年的战列舰在未来终极会让位给航空母舰和陆基航空队的。携带着500kg级别炸弹的轰炸机可以对除了主力舰之外的所有类型军舰造成致命伤害,而鱼雷机对战列舰同样致命,现在之所以海战中战列舰还能作为主力,根本原因是航空技巧的发展滞后,假如未来能涌现携带鱼雷的鱼雷机,或者涌现可以携带更重炸弹的轰炸机的话。那么战列舰也必定在来自空中的重锤打击下黯然失色。”查尔斯中将在战后给贝蒂的信中这样写道。

日本陆基航空气力给予美国舰队必定的打击,但是到目前为止,他们的作用和影响力也就到此为止了,在日本舰队组织起第二轮攻击之前,美国舰队已经撤出了日本陆基航空气力的攻击领域,在苏拉威西海上,西姆斯指挥的战列舰分队和老弗莱彻指挥的舰队完成了会合。在所有重要指挥官来到马里兰号战列舰上开会之后,全部舰队开端全速向西航行,他们必需要尽快脱离日本人的把持区。

而此时,在马里兰号战列舰的军官会议室中,新的作战打算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中,所有人都知道日本联合舰队是不会放过状态并不好的美国舰队的,而无论从信息感知还是从舰队的机动性来说,美国舰队都没有理由避开对手,这场战斗必定会爆发,美国舰队必须全力以赴才干获得成功!

与会职员并未几,舰队总司令西姆斯,总顾问长马吉芬,航空母舰分队司令官老弗莱彻,装甲巡洋舰分队长小弗莱彻。以及航空母舰分队总顾问长米切尔。再加上作为客军的雷德尔和齐柏林号航空母舰舰长罗根。这支舰队的核心人物就算到齐了。

“老弗莱彻将军,现在航空母舰分队还有多少飞机?战斗力还如何?”西姆斯首先问道。

“能用的飞机还有180架左右,其中150架在齐柏林号和突击者号上,另外30架飞机在星座号上,齐柏林号和突击者号的战斗力保持完整,通过调拨其它战舰上的战斗机,这两艘航空母舰上的航空队也算完整。星座号固然后部甲板损伤严重,无法回收飞机也无法开释攻击机,但是开释少量战斗机还是可以的,毕竟战斗机的滑跑间隔比较短。”

“水上飞机母舰还能供给20架左右的飞机,但是这些飞机要承担部分侦察任务,以及给战列舰供给航空矫射,空战和拦阻是不能指看了。”老弗莱彻问道。

“那么我们现在的航空气力能否挡住日本航空母舰的攻击?不请求我们控制制空权,我们至少要保证舰队上空的安全。”西姆斯持续问道。

“假如日本联合舰队可以动用的航空母舰超过3艘的话,那么我们确定不能保证制空权。”米切尔说道。

“确定打不过吗?我们的飞机并不少。”马吉芬说道。

“确定打不过,固然从数目上看,我们还剩下一小半的飞机,但是我们的战斗机数目非常少,一共只有50架左右的飞机,您知道的,这次拦阻作战中,由于空战或者燃油耗尽等原因我们丧失了太多的战斗机。50架战斗机就算全部腾飞,想要挡住3艘以上的日本舰队攻击机群是不现实的,而且假如日本航空母舰和战列舰分队同时攻击的话,我们的水面战舰可没法摆出专门防空的架势。”米切尔说道。

“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致的推演,假如说日本人有4艘航空母舰,拥有的舰载机数目在300架高低,一次攻击开释一般多一些的飞机,那么他们第一波可以开释出170架飞机,假如说其中有70架战斗机,那么还有100架攻击机。那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德意志崛起之路(帝国的崛起) 最新章节第2734章 谋划 1,网址:https://www.7v55.com/139/139420/2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