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榆木疙瘩阿福,开窍了(2/7)

作品:《药田种良缘

个傻的,从丁里正这话里听出了点意思,讪讪一笑,“既然信送到了,那我这就回去了。”

杜晓瑜挽留道:“二叔就留在我们家过中秋吧!”

“不了不了。”丁二庆忙摆手,“家里还等着我回去吃饭呢!”

“那您等等,我给您拿点东西。”杜晓瑜说完,转身去了厨房。

静娘的第一盘月饼刚做好,烫呼呼的。

杜晓瑜找来食盒装了七八个进去。

静娘问:“姑娘这是要送给谁?”

杜晓瑜应声道:“二哥来信了,是二叔送的,我不好让他空着手回去,寻思着给他送几个月饼。”

静娘点头,“那奴婢再多做一些吧!”

杜晓瑜想到团子等着吃月饼的馋样,笑道:“对,多做些,一人最少做两个,你和水苏也有份儿,另外,我想让团子带一些去私塾里,那么,就劳烦静娘一次性多做一点了。”

静娘了然,“好在面粉和馅料都有多的,奴婢这就做。”

水苏问:“姑娘是不是准备送给夫子?”

杜晓瑜摇头,“读书人是需要被尊重而不是被贿赂的,刚开始送团子去学校的时候,咱们就是再穷也得凑齐六样礼,这是对于老师最起码的尊敬,但如果因为有钱就大送特送,想借机拉拢夫子为孩子套近乎的话,非但不会博得夫子的好感,这种事还等同于直接侮辱了夫子读书人的尊严。

所以,甭管是不是年节,只要不是私塾有硬性规定,咱们都不能随便送礼,否则只会适得其反,我记得二哥就跟我说过,他们书院有富户为了让先生能多多关注自己儿子而给王院首和教书先生送礼,结果彻底把人家给激怒了。”

水苏惊讶地张大嘴巴,“竟然还有这种事吗?”

她只知道自己父亲为了能考上举人,每次都少不得被迫花钱打点,还以为对私塾和书院里的夫子他们都管用,却不曾想,里面竟然还有这么深的门道。

杜晓瑜笑笑,“当然,前提是遇到真正的读书人,要对方是个假清高,那么你就算把家底都掏空了送过去,也不一定能满足他的胃口。”

水苏很少接触过这些事情,在人情世故方面,简直可以称之为一张白纸。

因此听到杜晓瑜这么说,直接愣住了,讷讷地不知该作何反应。

静娘笑着拉了拉她的袖子,轻声道:“姑娘说的这些也不足为奇,等你以后接触的人多了,见的世面广了,自然而然也就懂了。”

水苏回过神,勉强扯了个个微笑,之后就帮着静娘继续做月饼了。

杜晓瑜提着食盒快速来到大门前。

丁二庆和丁里正还站在那说话。

见到杜晓瑜手里拿着东西,丁二庆调侃道:“小丫头这是准备给我送啥好吃的了?”

“月饼。”杜晓瑜自夸道:“我们家的厨娘手艺可好了,做月饼更是一绝,这不,刚出炉的,马上就给二叔拿了一些,难得中秋佳节嘛,您拿回去,一会儿吃了饭跟家人一起赏月吃饼。”

丁二庆见杜晓瑜如此盛情,也不好直接拒绝,便说道:“那我就不客气了。”

“二叔跟我还客气啥。”杜晓瑜笑着把食盒递过去。

丁二庆收下,羡慕地看着丁里正,“大哥可真有福气,认了这么个能耐的女儿,以后可有的是福享喽。”

丁里正不置可否,得意得眉毛都往上扬了三分。

送走丁二庆,众人才聚到堂屋准备开始吃饭。

团子也把丁安生抱了出来。

小家伙双手吃得油腻腻的,廉氏忙去打温水,又拿了胰子来给二人洗手。

丁安生之前吃过鸡汤泡饭,又啃过半只鸡腿,虽然没啃下什么肉来,不过这会是一点胃口都没有了,只是见到团子端着小碗吃饭,他又眼馋,非要他娘给个勺子,然后捏着去舀团子碗里的饭吃。

廉氏头疼不已,对他道:“娘重新给你拿个小碗吃饭,好不好?”

丁安生不要,就要吃团子碗里的,仿佛只有团子那碗饭才是最香最好吃的。

胡氏见到小孙孙这滑稽的举动,乐得不行,伸手要抱他亲自喂饭。

丁安生站了好久,也的确是站不动了,索性顺着往前走两步,他走得不是很稳,在小身子即将往旁边歪的时候被胡氏一把搂进怀里然后抱坐在自己腿上。

丁安生手里还捏着勺子。

胡氏拿开,盛了小半碗鸡汤端到他眼前,哄道:“不想吃饭就喝鸡汤,来,奶奶喂你。”

丁安生很快忘了团子的那碗饭,乖乖喝鸡汤。

见儿子不再闹腾,廉氏才终于松了一口气,端起碗开始吃饭。

乡下人的不讲究食不言寝不语,每次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饭桌上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

而每每这种时候,阿福就成了最格格不入的一个。

他总是安静地吃着自己的饭菜,管别人说什么都不会影响到他。

今天晚上也不例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药田种良缘 最新章节129、榆木疙瘩阿福,开窍了,网址:https://www.7v55.com/139/139162/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