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大势所趋(2/3)

作品:《聊斋书道纪

廷官府都设立有修士的修行机构,以便监察天下。

“偶得一残卷皮毛,跟着胡乱修行罢了。”怀致远没有办法告诉他自己是司天监出身,因为这个时候肯定没有这个机构。

“哦,”吕洞宾一挑眉毛,竟然说假话诓骗于他,对于他的好感顿是下降了一大截。

怀致远也看出来自己的假话被识破,只是对方没有发作罢了,“确实有难言之隐,还请真人不要见怪。”

吕洞宾又被称为纯阳真人,所以他换成了这个称呼。

“无妨。”吕洞宾本来有收徒之心,如今也熄了,看来自己的缘分还未到。

“不知真人还有什么吩咐吗?”怀致远看他半天不说话,搞不清楚他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没事,刚才倒是我唐突了。”

“那在下就告辞了。”

“哦,好。”

吕洞宾看着他就这么走了,忽然想到竟然连对方的姓名还不知道呢。就在他发愣的时候,一个人出现在了他的面前,敞怀摊胸,手持一个蒲扇,是同为八洞之一的钟离权,别名汉钟离。

“怎么了,纯阳?”

吕洞宾摇了摇头,“确实如兄长所言,机缘真的未到。”

汉钟离前段时间帮他占算,在本朝他会有一个弟子,耐不住的他决定过来看看,没想到还真的让他见到了怀致远,见猎心喜,于是考验了一番。

“不过,”吕洞宾继续说道,“这个年轻人身上竟然有人道修为的气息,很奇特的一个年轻人。”

汉钟离也是奇怪不已,自从三皇隐世,虽然在世的修行者都有人道的气息烙印,不过更多的是道佛两家的气息,人道气息并不浓郁,所以出现一个才会显得特殊。

两个人同时望向怀致远消失的方向,这个时间点竟然出现这么一个人,不知道和接下来的大事是否有瓜葛。

怀致远还在继续赶路,不知道已经有人开始注意他的出现。

日落时分,他终于看到了一个小村落,借宿在一户人家,旁敲侧击问出了当世的一些信息,竟然是贞观年间,岁在己巳,天下太平,八方进贡,四海称臣。

怎么会到了鼎鼎大名的大唐,这个时间点上修行界最为显著的事件就是西游,唐玄奘西天取经。还有就是他到了这里是为了什么,仅仅是因为点亮的那颗紫微帝星吗,还是这里也如同补天石一样,皆是幻象,不过他不敢去试验,万一要是真的呢。

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半天才入眠。

第二天,他启程离开了村庄。

一路南下,这一日他终于踏入长安城,三州花似锦,八水绕城流。三十六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一派繁荣景象。

怀致远漫步在这座两千多年前的雄城之中,更能感受到盛世的繁华。

一介凡人帝皇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武功,征服了九州的整个中东部,确实不愧为一代英主。想来如果不是九州西部地处偏僻,又有沙漠和群山阻隔,说不定现在的九州已经一统。

“年轻人,来卜上一卦?”

一个声音将正在游目四顾的怀致远拉了回来。

转头看去,竟然是一位算卦先生。一身布衣坐在那里,却有种出尘之意,仿佛漂浮在长安城中的人流上,一个招牌就摆着旁边,上书神课先生袁守诚。

袁守诚,袁天罡的叔叔,曾经算过下雨的时间点数,泾河龙王算是间接死在了他的手中。他知道的信息就是这么多,不知道现如今泾河龙王是否已经死了。

“先生招呼小子?”

怀致远疑惑的问道,对于这位神秘的术士,他还是保持着敬意。

袁守诚笑容满面,“是的,相逢即是有缘,老夫今日为你免费卜上一卦。”

怀致远走了过去,他不知道袁守诚为何想要为自己卜这一卦,坐到对面瞅着桌子上的端溪砚、金烟墨、火珠林、郭璞数,“不知道先生如何卜卦,需要小子做什么?”

“什么也不用,测字、卦象,对于你来说都是无用的,算不得数。”

“那先生如何为在下卜这一卦?”

袁守诚从怀中掏出了一枚令牌,啪嗒放到桌子上,然后一推,将令牌推到了对方的面前,“你收好这块令牌,然后入住城中的悦来客栈人字一号房,明天自会有人过去寻你。”

怀致远审视地看着对方,怎么这种高人都喜欢弄这种玄幻莫测的操作,让人摸不着头脑。他到底要不要接这块令牌呢,低头看着令牌,朴实无华的一块铜牌,只有一个令字。

“不用看了,反正你也无事,试试又何妨。”

怀致远摩挲了一下令牌,拿了起来,“好,既然先生都如此说了,要是不收的话,岂不是有点不识抬举了。”

袁守诚又掏出了些银两,递给了他,“这个钱你也拿着吧,你现在身上应该也没有钱吧。”

怀致远一囧,他身上有的也是大焱通行的纸币,在大唐肯定行不通的,确实算是身无分文。令牌都接了,银两也干脆收了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聊斋书道纪 最新章节第二十一章 大势所趋,网址:https://www.7v55.com/132/132608/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