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章 反攻东北 十(2/5)

作品:《诸夏

。等等皆如是要改变这种状况。最直接最有效地做法。便是在战争中打败那些他们曾经崇拜过地。追捧过地夸耀地不可一世地奴役。或说他们地主人”

“为此们不仅要战胜日本,还要以日本人最难以接受的方式,以这些人最难以相信的手段,在正面战场,堂堂正正毫无花假毫无怜悯的战胜日军消灭日军要让天下所有人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我中华民族之军人以威武之师雄壮之资,全面将侵略我国土之倭寇碾成碎片,而后挥师百万跨海远征,将胜利旗帜插在倭酋皇宫的顶端和族人匍匐跪倒在我中华军人的战靴之下,诚心诚意的承认他们的失败,忏悔他们的罪孽打断他们几千年也不曾真正挺直过的脊梁骨找回一点民族自信心故而,我们必须要正面击败日军,不能在若干年后,被一群不肖子孙处心积虑钻牛角尖的寻出种种借口我们这一辈先人的努力是如何的投机取巧,胜之不武百万国民的牺牲流血如何的不值,不能给他们这样的机会”

接受也好

好,蒋百里先生等俊杰前辈此刻都已经看透了列强的是用心同时也看明白了这一场看似简单的战争真实的底蕴又是什么。中华民族要崛起,绝不仅仅是驱除劣虏就能够做到的,她的敌人永远是整个世界,这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中华民族代表的绝不仅仅是这片国土,这四亿六千万同胞,她代表的是一种崛起于东方,代代相传从不曾断绝的文明,文化西方世界要想真正一统世界,则必须要覆灭华夏文明,而中华民族要想崛起,则必然要面临这样的打压和抗争战胜日本,让这个西方文明伸向东方的狗奴才重新匍匐在中华上国的脚下,打断这根狗爪子,是必须的一步,尽管这形同于东方文明内部的自相残杀,可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把这些渗透着腥臭气味的垃圾全部扫除干净,怎么能还亚洲世界一个朗朗乾坤,怎么能让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奋向上

这是决定民族崛起与失败的重要时刻,这是华夏文明与西方文明争锋的号角以堂堂之师临敌制胜,以绝强之雄姿傲立世界,则每一步都必须谨慎果决,高歌而进,必不轻退

俊六大将没有听过这样一番宏论,但无碍他深刻了解到这样一种过程大和民族的崛起,表面上是借了明治维新全盘西化的光,实则真正被列强接受认可,却是因为他们战胜了大清国而今,整个日本并没有全盘的西化,相反的,民族文化中最精粹核心的内容全部保留,就算是佩剑这样一件极简单的饰物,从天皇以降的每一个人都不再继续听从西方人的那一套东西,而重新拾起列祖列宗武士豪勇之辈的传统,改为杀气凌然的唐样大刀

他更加知道,想要让日本真正强大崛起,绝不能依靠那世界第三的舰队,不能指望百万陆军,真正的胜利,不是将旗帜插遍中国那么简单日本文明说到底都是中华文明的附庸,一旦中华崛起,则大和民族将重新回到俯帖耳匍匐拜服的地位上,这是不能让人接受了如果是以前的中国,不管出现多少仁人志士,多少英雄先辈,日本都不必害怕,因为他们正在日本的主导引导下走日本的老路,正在自残式的抛弃自己的文化根基,等到某一天他们都丢弃光了,却又没真正学到西方文化精髓的时候,保留完整的大和民族就可以趁势而起,真正输出“小中华”的文化来,彻底奴役融合这个民族

但是这样的机会不好找了现在的中国,大半的北部正在寻回自己的自信心和核心文化,在满清鞑子腥膻三百年后,他们重新寻回华夏衣冠,在自残愚昧数百年后,中国年轻人的腰间重新挂上唐刀汉剑尚武之风重新在这个国家蜂起,自信自立自强的口号正振奋第二代人努力向上学习攀登这些满脑子都是泱泱中华浩浩华夏文明思想的人,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中坚力量,西方人一定很头疼,但最头疼的,肯定是日本人

他们舍弃自己势,而以日本人最自信的方式战斗,从大和民族崛起的那些个闪光点上打掉日本人的自信心,这说明什么?他们的图谋巨大他们绝不是为了将日本赶出东北那么简单,这个民族要踩着日本的脊梁重新崛起

俊六不能不感到害怕这是一种百年不曾见到的强大自信心的集中展示从陆军,到空军步兵到战车部队,从合成作战到单兵素质,战场上没有侥幸,只有装备和训练、战斗意志的比拼较量,胜利就是实打实的有丝毫花俏现在除了海军之外,日本已经失去了任何可以在中国人面前夸耀的资本日本海军看起来很强大,可谁又敢肯定中国的海军不会在明天就突然崛起,一举将日本海军也踩在脚下呢?一个五千年从没断绝的文明,什么奇迹不能创造出来?

可惜的是,像这么看的人实在不多当前线战败的消息不断传来之后暴躁的情绪占据了整个司令部指挥中心的大多数人的心胸他们毫不犹豫的筹划着不断往前增援派兵,不断抽掉力量投入到前方山崩地裂的炮火地狱里面他们大概是忘了当年的欧洲,英法德俄的战争到底打成了什么样那整整让英国失去了一代青年的战争啊那是人肉磨坊日本帝国的年轻人,甚至还不如他们的多正在两线作战的日军,难道真的要将这百万青年全部消耗在这片广袤肥沃的土地上么?

辽西决战开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诸夏 最新章节第一百一章 反攻东北 十,网址:https://www.7v55.com/119/119442/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