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三章 阻敌(3/3)

作品:《诸夏

身贵族。有着比较显赫家室的面容古板的家伙看到迅速汇集起来的战报时,大胡子不由自主的抖动起来。三千人地兵力,不到半个小时就被干掉了五分之一。死的比伤的多,其中被一枪毙命地不在少数,机枪手损失殆尽,就这样都还没有冲到对方的前沿阵地,这说明什么?

“我们有大麻烦了,先生们!”中校深吸了一口气,强压内心的震惊之情,很严肃的跟在场的几位高级军官说。

“现在可以确定,我们正面的敌人。至少有一万人。而且他们并不是普遍意义上的反叛者,现在我可以这么认为,这是一支有严格训练和精良武器装备的军队,他们的素质,甚至可以跟我们皇家军队相媲美,现在还有人认为可以轻易剿灭他们吗?”

好像占据了道义制高点一般,中校先生毫不客气地严词斥责在场的诸位长官。

“那些狡猾的、可恶的、卑鄙的叛军,他们有太多的神枪手和机枪了,我甚至看到了超过五十个机枪火力点。我可以肯定!他们一定有一万人,甚至两万人也说不定!”遭受到重创的团长先生尽量将困难形容的充分一点,否则他的失败将是不被认可地耻辱。

中校先生很是赞同的慎重点点头,道:“我比较赞同鲍马少校的看法。先生们,我们不能冒冒失失的命令那些可爱的小伙子们冲上去送死,那是在谋杀,那是不尊重生命的做法。我认为我们需要更多的炮火支援,更大口径的火炮,更多的人。我相信叛军地主力一定就在这个方向上。我认为总督阁下地战舰应该换一个方向行驶才行!”

军官们猛点头,然后。他们命令部队后退两公里修整,救治伤员,准备工事,防止被叛军的袭击,他们很庆幸对方没有大炮,否则会败得更加难看。然后,他们等待另外一拨回援部队地消息。

往山口洋进军的一万人中,另外一半由一位少将带领的队伍绕了个大圈,在跋涉十几公里之后,不得不掉转头从另外一个地方回转向三发城。不过既然原来的方向已经有了将近五千人在突破,那么他们的路线将是离着那条主要公路大约十公里的另外一个通道,是那道低矮山岭与主山系链接间的一个狭窄通道,大约不到四公里的宽阔区域,现在被开辟成了肥沃的农田,偶有几个低缓的起伏小丘夹杂在其中。

在婆罗洲,人们会体会到什么才是真的“地广人稀”。在方圆一百平方公里的地面上,除了大片的农田和树林之外,你很难看到一个人在行走。这里的农业耕种都应用大型收割机械,需要的人并不多,否则的话,光两条腿行走就会要了人的老命。

现在,这样的待遇落在了少将和他的士兵身上,几乎都不算是路的长满了灌木和杂草的地面不会妨碍履带车的行进,但是沉重的大炮车轮和皮靴却实在是困难了不少。没过多久,少将先生就很明智的表示,自己的决定是个大错误。然而,回头已经不那么容易了,因为通道就在眼前,叛军包围圈就在十公里之外,他们要做的,只是通过而已。

假如没有阻截的话,的确是这样。

然而,效率极高的挖沟队伍在完成了对三发城的围困之后,迅速的穿插到了这个山口之间,用了近乎相同的时间就构建出来另外一道链接来两面山地的梯次防御工事,尽管没有铁丝网在前面当道,不过从进攻看过来,那就是从一望无际的农田中面对高企的延绵不断的土长城,他们恰到好处的将所有的山丘连接在一起,犬牙交错的形成各种三角形防御阵地,想要突击攻破,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坦克弄来,当然,这显然是一种奢望。

于是,当少将先生带着他的大军气喘吁吁筋疲力尽的从农田里爬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愕然发现就在这不到一天的时间里,他们的面前多了好几道障碍,好不容易绕过的树林仅够他们遮阴之用,想要前进,那得先突破正面阻拦才可以!

震惊于这些“叛军”们行动的速度和能力,不过见多识广的少将先生并不为此感到惊诧,他知道华人是喜欢并且擅长修建城墙的奇怪民族,在三千年前他们就建造了超过五千英里的高大城墙---在绵延不绝的山顶上。天知道那时候的皇帝和那些人是疯了还是怎么了,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本章已完成! 诸夏 最新章节第二三三章 阻敌,网址:https://www.7v55.com/119/119442/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