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风起东南《五》(1/2)

作品:《我是刘病已

王吉坐在马车上,看着道路上拥挤不堪的人流,王吉没有让随员打出御史中丞的仪仗旗号清街封路,只是让车夫随着人流艰难的前行。

街道上,人们个干个的工作,井然有序,并没有因为流民的增多而改变自己生活的轨迹,这座手工业者之城,也并非是因为农业而兴盛,繁华的商业造就了这个东南明珠。

王吉没有闲情逸趣去观看,街道上的繁华景象,只是忧心忡忡的闭目养神,就在昨夜,儒家在临淄的各个学派的代言人,齐聚自己在郡尉府的临时官邸,一同前来的还有夏侯胜的书信,而夏侯胜的信中只有八个字:吴越同舟,共赴患难。

共赴患难,想到这里王吉就叹了一口气,自己该如何同这帮宵小共赴这儒家的患难啊?

这时王吉才明白,自己的先生董越说的两难之地啊!!

家国天下,先有家后有国,但不管是谋国与谋家,都是辛苦万分的工作。

而东南这乱局,让这两种辛苦混为一谈,又让这两种辛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后增加了每个人的负担,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庞杂,幸苦的人越来越多,这也是一种悲哀!!!

王吉在太学时,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如此两难,在自己位卑权微之时也为有如此两难之时!!

而今东南,强将汇集,陛下甚至将执金吾都派到了东南,就是想解决这里发生的问题,天下人都将眼睛盯在了东南,就是想看看长安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在众目睽睽之下又如何替儒家推脱?

在王吉苦苦思索对策时,马车停了下来,前方传来了吵闹声,王吉被噪音从思绪中惊醒,立马吩咐人前去察看,不一会儿,随从来报说是已经解决,是有人当街杀人,衙役已经将杀人者逮捕起来,人流马上就可以疏散,还请明府稍等片刻。

王吉并没有深究杀人原因,不是自己不想管,而是自己管不了,无业游民日渐增多,临淄城的治安也是每况愈下,临淄城就像一出巨大的攤戏,处在金字塔顶端的人锦衣玉食,凭一言可以左右苍生,而处在金字塔低端的人们水深火热,幸运时候一家几口无饿死之虞,不幸之时天灾人祸,时时或饿殍遍野,或民患匪患,苦不堪言。

在这里儒家彻底的失去了人心,人心,一个看似云雾飘渺、捉摸不定的词,却是青史的本来面貌。

很多权贵士大夫都认为历史是可以篡改的,民众是可以煽动的,人民是盲目的、愚昧的。

但其实他们忘记了一件事,之所以能够煽动群众,是因为他们本身就迎合了群众的需求,而民众的要求很简单,活下去,吃的饱,穿的暖的活下去 ,但这些历代儒家先贤却从没有在书中提起,儒家的先贤精英们更推崇精英治国,看不起民众,永远将愚民放在第一位,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利用民众的早晚会被反噬。

儒学祖师爷孔子错了吗?

他没有错,在他的心里民不是黎民,而是公卿士大夫们,在他的心中从来没有想过底层百姓是怎么样生活的!!!

先师董仲舒错了吗?

他没有错,他一直想给皇权所限制,所以他献给孝武皇帝的天人感应,给皇权戴上了枷锁,让天子不敢在为所欲为,可为什么在儒学大兴的今天,天下反而糜烂成这步田地,在这天下儒学礼教的中心,反倒是民怨四起。

儒学当变!但如何变?

礼者,所以辩尊卑,别等级,使上不逼下,下不僭上,故云礼不逾节,度也。

上下尊卑,守礼怀古,在儒学出生的第一天,就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儒学士子身上。

务虚,无实干之能,在汉家子民的心中已经生根发芽,到现在还有齐鲁的士子上书天子要求恢复井田制,恢复周礼。

天下所有人包括儒家士子都知道,礼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但是礼可以为儒家上下带来权利和盛名,可以让他们打着礼教的名头继续鱼肉百姓。

不可在如此纵容他们了,韩非子云: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而儒家之症尚在肠胃,用剂重药便可痊愈。

“既然如此,那就在东南之地首先开始吧!!!!”王吉喃喃自语道,想通后,王吉火速下令,命车夫加速回到府衙。

片刻后,王吉车架就回到郡尉府,在官吏随从们的拥簇下,王吉快步走到大厅,走到案几旁下令道:“将昨夜收到的礼物,逐一造册登记在案,上报给执金吾赵将军,在派人传令各地,宣布陛下诏书,免除东南流民之罪,命各地官府将人数造册登记不得延误!!”

“喏,属下等立刻就办!!”官吏随从立刻答道。

王吉满意的点了点头,之后继续传令道:“冯御史,请你立刻召集东南三州刺史于此开会,共同商议东南豪强不法之事!!”

“喏,下官即可去办!!”冯磊拜道

“所有人等立刻着手办理,不得有误!!!”王吉说道

“喏!!”众人答道,之后转身离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是刘病已 最新章节第九十二章:风起东南《五》,网址:https://www.7v55.com/0/15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