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第242章 :准备(1/3)

作品:《抗战观察者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内的未来,阎老可能还不明白我占缅甸对国内的意义,这场战争之后,世界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会表现在军事发展方面,而海军就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现在我说什么近海深海的阎老也不明白,甲午之耻阎老总该记得。国内历来是有海无防,漫长的海岸线不仅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反倒是成了负担,这种状况是时候改变了。

至于有人说我和米国人的关系太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羡慕嫉妒恨是没有用的,人家发展的好就要学习人家,不管好坏都一棍子打死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未来的一个世纪是我们养精蓄锐的一个世纪,在战时我们需要一个带头大哥,在战后同样需要一位带头大哥来维持这个世界的秩序。战前是英国人在世界上说了算,战后我认可了米国人来统治这个世界,而未来才是我们自己。”

杜文成的一顿忽悠让阎老爷子晕头转向,最后都不知道杜文成再说什么,总之就是一个劲点头。他只记住了一句话:未来是我们自己说了算,有这一句话就足够了。

“老汉我活不了那么久,也管不了那么多,总之,你认为有道理你就去做,只要你没忘记了祖宗,什么事都好商量。我要去好好想想你今天说的话,剩下的事情你自己拿主意吧。”

阎锡山走了,杜文成这才想起来这个老头儿还没给他出主意呢,反倒是自己说了一大堆废话。唉,真是老奸巨猾呀,得,还是自己想办法吧。

接受延安的邀请是必须的,那可是三位统帅的联名邀请啊,现在杜文成还没有这个胆量拒绝。既然暂时想不出头绪,那就只好随机应变、临场发挥了,现在就先准备一下礼物吧,要是空着手去他真怕老总一个不高兴扇他的嘴巴。

这次前去延安要准备应对的事情非常多,缅甸问题,东印度问题都是不可避免地要向三位大佬解释的问题。重要的还是开罗会议问题,因为是和委员长一同前往的开罗的,这个问题解释起来就非常麻烦。他只希望延安统帅部的三位统帅可以放他一马,这样就省却了很多麻烦。

可是,这可能吗?

因为内外蒙的冲突,杜文成上次去重庆也没敢去见周先生,这次回国参战他也没去重庆,一个原因是军情紧急,另外一个就是怕见到周先生无话可说。

据听说张海波死后延安方面非常重视这件事,延安统帅在发现问题后紧急叫停了这次整风运动,并对整风扩大化进行了严厉地批评。随着这次整风运动,党内那些亲俄分子纷纷落马,不要说尤总,就是周先生也在会上做了自我批评。

现在,杜文成在国内国际上的威望日益提高,延安三巨头也越来越认识到杜文成的重要,缓和彼此关系已经成为眼下的当务之急。经过再三研究商议,这才有了三巨头联名发电的事情发生。

就在杜文成认真准备飞赴延安的时候,米国方面的一份电报又打消了杜文成现在就飞赴延安的念头,一个是延安统帅在六月十二号接见了中外记者,让国内国外对中外记者的延安一行关注日甚,另外一个原因则是米国副总统华莱士将在二十号访问重庆,二十四日将从重庆飞赴缅甸进行友好访问。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罗斯福在电报中提到的将向延安派遣观察组的设想,早在去年九月的时候,史迪威就向委员长和白宫提出了装备和使用延安军队的建议,委员长自然不会同意米国人的建议,相反,为了得到更多的美援,委员长不止一次地以退出对日战争来要挟罗斯福,

进入四四年,委员长又不断丧师失地,六月中又丢失了长沙。米国人担心中国正面战场的军事危机会影响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作战的胜利,影响盟军以中国大陆为基地反攻日本,影响美国以最小代价打败日本法西斯的战略目标。

米国副总统华莱士访问重庆也是为了督促委员长放弃“剿匪”大计,将防范并封锁延安的五十万精锐大军调到正面战场对日作战,同时也是为米军观察组访问延安做前期准备。

罗斯福在电报中还请求杜文成帮忙说服委员长同意米军观察组进驻延安,努力促成真正意义上的对日统一战线。杜文成再三思考之后决定推迟访问延安的时间,七月下旬再随米均观察员一起访问延安。

“将军,米国副总统真的要来我们缅甸访问?”登敏有些不相信地问。

“嗯,你吩咐电视台那边要全程关注这件事,这是我们独立以来迎来的第一位外国贵宾,安全方面以及接待工作不用我提醒你吧?”

“嘿嘿,将军就那么不信任我?好歹我也是一国总统,华莱士不过是个副的,将军只管放心好了。”登敏信誓旦旦地说。

“将军,你身边总要有个人照顾你的生活,我和阎老商量了一下,决定给你安排一名生活秘书,你看……”

杜文成迟疑了一下说:“算了,你们管好自己就行了,我的事情我自己会注意,对了,跟沈涵阳说一下,七八月份我会回长治,让他安排好工作,到时候让他陪我回去一趟。”

“说到老沈,正好有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抗战观察者 最新章节242.第242章 :准备,网址:https://www.7v55.com/55/55770/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