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失踪(1/2)

作品:《混在1275

谢堂的判断一点都没错,贾余庆的确没有更多的法子,他当然不想在自己的治区饿死人,可底子就那么点,去年泉州的那场战事,不但掏空了路内的兵员,就连粮食也搭进去不少,那个时候,谁会想到,仅仅过了几个月,就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他又不是某神棍,实际上,这种情形,某神棍也没有完全预料到。

因为他们都低估了,百姓对于大宋这个朝廷的期望,当年南渡之时,多少北方世家大族,举族而迁,百万人口的汴梁,在金人接管之后,仅剩了不到三万人,整个中原为之一空,除去战乱中死去的,大部分,都跟着过了江。

如今也是一样,要知道,从两浙到广东,数千里之遥,那么多的百姓,就靠着一双脚这么走了过来,老天都没有放弃他们,他何忍弃之?

可实际情况,容不得他心存善念,广州城下,每天都有大量新的难民到来,他上哪去找更多的粮食?没有粮食,百姓们就活不下去,他们就会暴乱,这不是空口白牙,讲些大道理就能平息的,只要一想到这后头的数字,贾余庆连觉都睡不着。

数百万人哪!

现在想想,自己当初怎么就鬼迷了心窍,好好的执政相公不做,非得跑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来当什么路臣,这一刻他甚至有些羡慕那位年青的邻居,可以丢掉一切跑到一个岛上去,自己又能朝哪里跑呢?

挂冠而去?这个念头已经不只一次在他心里闪过,如今的朝廷,缺得不是忠臣、良臣,而是能臣,这个位子,哪怕就是神仙来做,也变不出那么多的粮食来啊。

面对各级官吏催要粮食的目光,贾余庆只觉得手中的笔有千钧重,每勾上一下,就意味着几百石的粮食消失了,他都不知道,还有没有坚持到圣驾到来的那一天。

只要朝廷迁过来,责任就到了政事堂诸公的肩上,实在不行,将一日两次的舍粥,改为一次,也能节约不少时间吧,可那样一来,又会有多少饿殍倒毙于野?就在贾余庆下决心,打算赌上这最后一次时,一个声音突兀地在大堂上响起,惊得他的笔差点掉在案上。

“大帅,少保进城了。”

“什么少保......”贾余庆恼怒地回了一句,紧接着便是一愣:“你说什么?”

“属下说,叶少保回来了。”

“快快,开中门,本官亲自去迎。”

贾余庆扔下手中的笔,急急地从大案后头跑出来,一边将手下的官吏往外头赶。

要说广州城一个人都不能进,也不可能,不说别的,圣驾每日到了哪里,天天都有呈报送入城中,这可是头等的大事,一天都轻忽不得,谢堂如果拿出正牌子同知枢密院事的官凭印信,人家同样不敢将他拒之门外,可那样解决不了一大族中人的问题。

他可以拒绝一个郡侯,却无法拒绝一个身居高位的老臣。

叶梦鼎就没有这种乱七各州府,勉力救助,可他们同样不堪重负,大部分百姓仍然冲着广州而来。”

叶梦鼎一听就知道,他没有一个妥善的安排,就连统计难民的数目这种事情,都不敢去做,别的只怕也是敷衍了事,有这样的主官,百姓哪里还有活路?

“善夫,那你想过,怎么办没有?”尽管知道对方已经走投无路了,叶梦鼎依然在等,等他自己说出来。

“下官每日如坐针毡,与属下商议了几次,想让百姓们去到别处就食,可他们不走,下官也是没有办法啊,眼下府内连多余的兵马都没有,一旦出了事,下官只能以死谢罪,少保,还请看在同朝为官的份上,救救我。”

贾余庆的心已经乱了,完全是口不择言,他一个行在的判府事,对于根本管不到自己的人,竟然一口一个“下官”地自称,叶梦鼎此时也懒得同他计较,皱着眉头一言不发,让他又是急,又是不甘心。

沉吟了一会儿,眼见着火侯差不多了,叶梦鼎才略带为难地说道:“办法倒不是没有,只是......”

贾余庆赶紧接着:“少保只管见教,有什么为难之处,都是下官的首尾。”

“进去说。”叶梦鼎点点头,他赶紧在前头带路,心里头,已经隐隐感觉到了什么。

城外的谢家聚集地,位于外坊的一处宅院,前头就是市舶司码头,这处宅院,原本是用来当仓库使的,现在全都被族人占据了,不过他们好歹还有个遮风挡雨的屋子,比起外头的百姓,强得何只百倍。

那个小册子被几个老人翻完,又传到了其他人的手中,等到所有人都过了一遍,时间已经过去了不少,人人脸上都露出了古怪的神色,谁也没想到,去到一个小小的海岛,居然还有那么多的规矩。

旁的倒也罢了,这同族分居,不是拆了谢家的根么,大家这么多人聚在一处,就是遇上什么事,也有个呼应,若是真照着册子里那么办,往后连个面都见不着,过不了几年,哪还有什么情份在?

本来就是离乡背井,人人都是无根之木,心里的惊惶不安,几乎就写在脸上,眼见着生计又要断了,这种惊惶,就变成了失望,事到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混在1275 最新章节第一百九十七章 失踪,网址:https://www.7v55.com/54/54973/1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