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门生(1/2)

作品:《公子风流.

>

什么叫做天命所回,天命所回实在和后代的所谓影视作品一般,纯属忽悠,如有雷同,定是偶合。[燃^文^小说][].[773][b].[]在北军,固然燕王一直都在忽悠,告诉大家必胜的信心,可是天时地利人和俱都在朝廷那边,在燕王看来,这必胜二字连他自己都不信。

可是现在,这个叫郝风楼的家伙却是信了。

郝风楼直截了当隧道:“其一:燕王镇北平,麾下将士尽是虎狼之师,无人可挡。而朝廷军马松弛已久,纵是北军十倍,也不堪为战。”

朱棣颌首点头,心里说,这个人还有点见识。

郝风楼道:“其二:殿下素有大志,从善如流,礼贤下士。而当今天子宠幸腐儒,朝中多是只知摇头晃脑的迂腐书生,这样的人,不足为虑。”

朱棣观赏地看了郝风楼一眼,自觉的很有道理,他很看不起朝中的那些大臣。

郝风楼持续道:“再者,天子看似得了民心,可是天子削藩,在小人教唆之下违背太祖天子定下的金科玉律,使天下宗亲朝不保夕,人心丧尽,殿下起兵靖难,尽得宗室人心,必胜无疑。”

说到这里时,朱棣骇然地看了身边的和尚一眼,和尚目中也擦过了一丝疑窦。

由于这些话本是朱棣身边的第一谋士,也就是眼前这个和尚姚广孝劝告朱棣靖难的理由,姚广孝为了增长朱棣的信心,一五一十的分析了上风和劣势,最后得出了必胜的结论。

可是现在,郝风楼这个家伙,居然说辞和姚广孝一模一样。他们哪里知道,郝风楼的分析,是基于事后诸葛亮而得出的结论。在朱棣和姚广孝眼里,一个寻常的江南世家公子,竟有如此的眼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实在罕见。

朱棣一时说不出话来,郝风楼的表现实在有点妖孽。

姚广孝却是拍手道:“好,说得好。”

郝风楼谦虚道:“哪里,哪里,这只是学生一点粗浅的认识。”

姚广孝吐血,你一点粗浅的认识就和贫僧不谋而合,这是说贫僧也就只有你粗浅认识的程度?

好在姚广孝从没有功名利禄之心,反而笑呵呵隧道:“那么贫僧再考校考校你,现如今燕军渡江,南京就在眼下,奈何南京驻军十万,易守难攻,要夺南京,应当如何?”

朱棣也打起精力,想听听郝风楼如何答复。

郝风楼正色道:“所以南京不能攻。”

朱棣眯着眼,道:“哦?不能攻?”

郝风楼正色道:“以燕王的军马,若是久攻不克,确定士气低迷,而学生听说,天子已派出大臣前往各处募兵,进京勤王,若是燕王殿下久攻不克,士气低迷,而各路勤王雄师又纷纷抵达,燕王怎么办?”

朱棣倒吸口冷气,看向姚广孝。

就在刚才,朱棣和姚广孝就曾制定过篡夺南京的策略,而两个人都认为不宜对南京城动武,理由和郝风楼所说的都是一样,一旦僵持下往,燕军必败。

问题在于,燕王一生戎马,打的仗比吃的饭还多,有这个眼力是理所当然。而姚广孝学了一辈子的腹黑之术,乃是燕王帐下第一谋臣,能有这样的见识也是应当。

可郝风楼年纪不过十七八岁,弱冠之年尚且差一些,怎么会有这样的见识?

姚广孝这时候也没有多少风采了,忍不住道:“既然不能强攻,该如何篡夺?”

郝风楼感到这一对家伙实在恬不知耻,三言两语就要将自己的所有底牌都取出来。

姚广孝见他疑虑,认为他无计可施,便笑吟吟隧道:“你若是有良策,贫僧愿收你为徒。”

姚广孝确实起了爱才之心,由于这个年轻人实在太聪慧,他感到很像年轻的自己。

郝风楼忍不住道:“做了你的徒弟,有什么利益?”

脱口一问,顿时裸露出了郝风楼的本性,郝风楼感到自己懊悔了,嘴贱啊,这个节骨眼上,怎么就问出这样的话来?

朱棣却是笑了,一拍大腿,道:“他是孤王的良师益友,你做了他的弟子,孤王便待你如子侄!”

这句话显然不是对郝风楼说的,而是对姚广孝说的,且不说这句话是真是假,可是朱棣一句话,顿时让姚广孝满面红光,这是什么,这就是领导器重的感到,领导器重可不是靠几句推心置腹,而是不经意之间对自己的推重。

可是在郝风楼看来,朱棣这厮果然和他屠夫的外表有些不同,朱棣很会收买人心。一句话就能让姚广孝这样的老狐狸对他逝世心塌地。

“好,一言为定。”郝风楼索性也放开了,沉吟道:“不过我要先想一想。”

朱棣显得很大度:“悉听尊便。”

铜盆里的水已有些凉了,朱棣命人撤了水,大家各自传回靴子,郝风楼心里努力回想了一下靖难的经过,得出了靖难的成果之后,便开端思索怎么样往完善这个成果。

这就似乎有一道困难,你已经知道了答案,但是单单知道答案不够,你还要拿出解题的过程出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公子风流. 最新章节第十八章:门生,网址:https://www.7v55.com/224/22454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