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3 新式黏菌人(2/2)

作品:《属性点慈善家

项很大的工程,装置复杂度会非常夸张。

把它作为一项长期项目来做,首先就要限制住装置的复杂度。

王齐现在批的方向,是仍然依托单一黏菌,通过某个寄核体信号,来激活类型分化的功能。

比如需要八种黏菌来构成“长寿型黏菌人”,那么在接到预约时,由黏菌中心工作人员按下对应编号的个体舱,启动细胞分化开始填满八个小舱室,经历个十天二十天给黏菌分化。具体时间长短,取决于黏菌分化后组装前的生存能力,以及黏菌人到底能活多久。

这样的组装方式,装置复杂度就相对可控,现有的主体管道营养运输方案不需要改变,只是给个体舱多加几个小罐子。

该项目王齐批准后有了名字,叫“合成人计划”,在王齐眼里显得很普通的名字,如果被外人知道怕是要闹事,所以又改了名字,叫“科学育人”。

而现阶段的黏菌人改进,则主要是由体温调查报告引申出的第二个方向,整体控温。

既然黏菌人的身体崩溃,主要是核心区高温带来的过高活跃度造成的,那么直接控制核心温度,就可以显着改善寿命。

和之前的散热盔甲方案不同,这次直接从内部解决。

解决方案是直接依托于一个金属模具来构造人形。

这里涉及到黏菌钙化问题。

现有的黏菌人,在“集合”时最大的变化就是骨骼构成,也就是细胞钙化,它有代谢物和外源钙盐构成,也可以直接掺骨粉。

只是具假的骨头,能够利用周边细胞排出的废物来修补一些小缺损,但骨伤稍微重一点就无法自愈了。

类骨骼黏菌自然也是“科学育人”计划里,不在此讨论。

该方案就是用外来金属替代一部分骨骼,并留下外部接口。在胸口、后颈、背心处,直接暴露一个面积三平方厘米的金属头……还得带内螺纹和塞子,使用时直接用螺杆连接外部散热盔甲或金属板。

利用金属更高的导热率,把黏菌人的核心温度降低到接近体表温度,实在环境太热了甚至可以接水冷……

但温度的降低,也会弱化黏菌活性,其表现是力量降低,可能还会变傻,具体怎么样,都需要一步步实验来获得数据。

如果体能和脑力下降的幅度可以接受,就可以改为常规方案。

希望至少能用三个月吧,一个月附近的寿命长度,连稍微远一点的军事任务都无法负担,实在不像话。

属性点慈善家


本章已完成! 属性点慈善家 最新章节473 新式黏菌人,网址:https://www.7v55.com/150/150058/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