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风止浪息(1/2)

作品:《三国之经天纬地

王奉为求突破困局,率领起义军队伍,进入了徐州,向彭城开进!岂料,此时起义军内部,出现了分歧与矛盾,导致大军走走停停,二十多天才接近了彭城!那么,究竟是些什么样的矛盾呢?

首先,起义军大部分都是兖州人,只有一少部分是来自徐州或豫州的流民,正所谓故土难离,尽管许多人心里也很清楚,继续留在兖州,只能是死路一条,却还是不太愿意追随王奉,来到徐州!

要说古代人的死心眼程度,我们现代人是绝对难以想象的,认准的事,那是八匹马都拉不回来!其实离开兖州,不过是暂时的,也是唯一的选择,又不是今生再不回来了,却有不少人,因为思乡情切,而不愿意去徐州!

为此,王奉是说破了嘴皮子,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终于说动了这些顽固的家伙,却还是有少数人冥顽不灵,坚决不去!还有的,一直是迟疑观望的态度,虽然一开始跟着王奉走了,却走着走着,就后悔了!

这毕竟是一支军队,不是流民队伍!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王奉见百般劝说无效,终于动用了首领的权威,来狠的了,下令当场斩杀了十几名顽抗到底的义军士兵,连带他们的家人一起活埋致死!

百余人的性命,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说没就没了,惊得所有围观者瞠目结舌,胆寒心惧!王奉杀人立威的目的,还是达到了,起码在这之后,再没有人敢反对去往徐州,全都乖乖地一起踏上了征程!可是,却为后来的变故,埋下了祸根!

王奉是徐州人,他身边的亲信和戍卫队,也主要是徐州人,这些家伙踏进徐州,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其他人是背井离乡,而他们是衣锦还乡,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可能也正是为此,起义军内部出现了分化!

事情的起源,大概来自于王奉所下达的一个命令,那就是义军进入徐州后,只掠官仓,不抢百姓!而且,所得之钱粮,一律充公,由他王奉统一调配发放!

王奉是徐州彭城人,这里的乡民百姓,自然也都是他的乡里乡亲,保不齐还沾亲带故,所以于情于理,于公于私,自己也不能再像兖州时那样,纵兵抢掠,无所忌惮!否则,真的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了!

况且,王奉率领大军进入徐州,是打算以这里作为根据地,长期盘踞,与曹军周旋!进而,王奉甚至还有称王称霸,在这里建国立业的野心和梦想!

那么,徐州的百姓,不就是王奉的子民了么,他必须善待百姓,以便获得人民的拥护与支持,巩固自己的统治才行,要不然这里的人们全都反对他,位置也坐不稳呐!

因此,王奉觉得战略是必须要调整的,义军也终究该有点“义”的模样了!

不得不说,王奉的做法,应该是深谋远虑的正确选择,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在徐州站稳脚跟,继续生存下去!可是,王奉却忽略了一点,他的起义军部队里,绝大多数人,并非徐州人,而是兖州人啊!

在古代,人们的本乡本土情结特别浓厚,本位主义思想,根深蒂固!这些兖州兵将,见王奉下达了这样一个命令,心里难免产生不满和怨叹,甚至开始与他离心离德!

原来如此,你王奉是徐州人,就不许我们抢掠徐州百姓,可当初你在兖州的时候,怎么不这么说呢?是不是因为兖州不是你的家乡,你慷他人之慨,崽卖爷田心不疼啊!

我们大家,可都是兖州人,当初为了吃饱饭,连自己的乡里乡亲都抢了,而你呢?为了沽名钓誉,心疼徐州百姓,却不允许我们抢劫徐州人,哪有这个道理?

况且,如今大灾之年,官府仓禀亦是十有九空,不抢劫富户和百姓,拿什么填饱这十几万人的肚皮?官府的那点存粮,还不够每人喝一碗稀粥呢,你王奉身为领袖,如此假公济私,处事不明,实在深失众望,凭什么继续领导我们!

基于这种想法,心怀怨怼的人,是越来越多,可是因为王奉之前杀人立威之举,确实十分嚇人,这些兖州出身的兵将们,也是敢怒而不敢言,一直将这些不满情绪憋在肚子里,难以释怀!尤其是他们已经习惯了每天饱腹的日子,可进入徐州以后,却天天挨饿,这种不满情绪便越积越深了!

其实这样反而不好,还不如能开诚布公地提出来,或公开表达不满,发泄一下!这种负面情绪,越积越多,又无从发泄,便像火山一样暗流涌动,不断加温,随时有可能爆发出来!

而王奉呢,自从进入徐州,竟真的以一种衣锦还乡的姿态示人,志得意满,趾高气昂,变得越来越骄狂,也听不进任何不同意见了!这个出身贫寒的穷小子,如今统帅十万大军还乡,好不风光,他是想让家乡人,尤其是当年瞧不起自己的那些人好好看看,他王奉如今的成就!

有一点,让王奉十分失望,那就是他寄予厚望的孙观,居然没等义军抵达彭城,就率领三千守军逃走了!显然,他并不想与王奉同流合污,这个如意算盘落了空!

不过,王奉的心情还是不错的,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彭城,并受到了百姓们的热烈欢迎!见到这么多熟悉的父老乡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经天纬地 最新章节第一百章:风止浪息,网址:https://www.7v55.com/145/145234/1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