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开门!自由贸易(1/2)

作品:《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当朱由榔第一次见到郑成功时,感觉竟有些惊讶。

对于来自后世的他而言,郑成功是民族英雄,是史书上的传奇人物,是小学课堂上就在反复强调的偶像。故而哪怕重生成了皇帝,那种若有若无的敬畏感依旧存在,可当他真正面对这位日后的大英雄时,他才发现。

这小子比我还年轻啊!

是的,今年朱由榔不到24,而郑成功,比他还小一岁......

面对这个“早期形态”的民族英雄,朱由榔心中才慢慢平衡下来。

“给朱都督赐座!”

“谢陛下!”

郑成功面对天子,竟然有些拘谨,这其实是朱由榔自己没有察觉到的事情,做了大半年的皇帝后,所谓“居养气,移养体”发号施令惯了,再加上桂北大捷之后,光烈二字在整个江南乃至整个中国都是响当当的存在,那些个两江士子无不是把朱由榔看做“大明光武”的,甚至于对面的清军也不敢小瞧于他,将其视为最大威胁。

郑成功此时接盘自己老爹的产业才一年,而且年纪轻轻,郑芝龙旧部也并未完全听他的,比如郑彩,现在还和鲁王混在一起呢。

面对这位“威名赫赫”的新天子,郑成功竟是手足无措。

看到这幕,原本心中还有些怯怯的朱由榔一下子就笑出声来,原本以为自己会有些局促,没想到嘛......“初生代”延平王还是很可爱的嘛。

“朱都督不必拘束,你我君臣虽未谋面,但均是一意抗清,早已神交已久。”

郑成功这才放松了些。

朱由榔又接着询问了一些关于海军现状的事,这才意识到,此时距离郑芝龙降清才不过一年,其实郑成功还没有将其父留下的资源全部整合起来。

比如郑彩、郑联、杨耿等人去投了鲁王,还有些已经降了清,而郑成功这边,则是郑鸿逵、黄斌卿等人,大概只有这支庞大海上力量的一半。

郑氏一系势力自成体统,朱由榔实在是难以像之前对付前军、左军那样搞调动拆分,其他不说,就说自己麾下有会打海战的吗?

但朱由榔倒也不是没有破局的方法。

想到这里,朱由榔微微一笑

“现在吴王那边情势如何?”

吴王其实就是鲁王朱以海,不过朱由榔登基之后将他改封为吴王,并且“领南直、浙江、福建抗清军政诸事”,这其实就是在表示自己的中央权威。毕竟此时的鲁王也号称“监国”的,当鲁王君臣收到了朱由榔的册封后,并没有当做一回事,改“监国”还是监国。

可朱由榔在广西把满清十万大军给干废,两厥名王,光复湖广后,情况就变化了起来,最明显的就是,原本那些支持鲁王的江南抗清势力变得越来越暧昧起来。

因为大家觉得,相比于这边的小打小闹,人家肇庆那才叫做光复,才叫做抗清啊!浙东这大海边就算抗上二十年估计都没有结果,而肇庆朝廷已然拿下长江以南的一半地区了。

他们或许不知道谁是主脉、谁是旁支,但谁地盘大,谁拳头硬还是懂的。

“吴王已经取消监国,对内均以吴王自称了。”

郑成功佩服道

朱由榔颔首,这就是桂北一战的影响力了,就算朱以海看不清形势,但下面的张名振、张煌言都是聪明人,不会拧不清的。

既然人家识相,朱由榔也不会为难,毕竟现在每一股抗清力量都弥足珍贵,大明朝也不缺一个“贤王”。

“传旨,加封吴王为光复军大都督府都督佥事。”

光复军大都督府是由朱由榔亲领的,目前只有一个都督长史由瞿式耜兼领,其余同知和佥事都是虚悬。如今给了朱以海,就是在表明他对浙东及鲁王一系的抗清力量接纳与肯定态度。毕竟只是个虚衔而已,就算以后朱以海真敢靠这个对各军指指点点,总兵们会听吗?

“令尊北上已有一年了吧?可有书信南来?”

接下来的话题就有些沉重了,北上那是隐语,说白了就是投降清廷,不过“对子骂父,便是无礼”,虽然郑芝龙的确是投降了,但朱由榔也只能这么委婉地说,否则如果他真的当面说什么投降之类的,按照这个年代的伦理风气。

郑成功要么含愧自杀,要么从此和朝廷一刀两断,别无他路,否则就是大不孝。

郑成功言语有些落寞

“家父被软禁已有数月,清虏多次以其笔迹传书劝降,许多旧部都因此投了清虏。”

其实这些书信很大可能就是郑芝龙写的,但郑成功不认而已,否则他要怎么说?我不听父命?不被戳脊梁骨才怪。

朱由榔却是突然道

“之前桂北一战,我军生擒了伪清智顺王尚可喜,我已派人接触江西的谭泰,要求以此换回令尊一家。”

郑成功闻言惊喜万分

“臣,臣肝脑涂地,无以报天恩!”

自从郑芝龙降清后,郑成功的抵抗显得尤为尴尬,一边是不孝,一边是不忠,满清往往一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最新章节第6章 开门!自由贸易,网址:https://www.7v55.com/144/14492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