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战斗间隙(1/2)

作品:《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孔有德铁青着脸,看着回来汇报的诸将。

两个时辰,短短两个时辰,清军伤亡超过六千人,一名总兵当场阵亡,两名参将重伤,四万大军居然就这样被对方不到两万人打崩了。

古代战争中,一支普通军队伤亡达到一成便已然士气低迷,超过两成往往就会直接崩溃。

清军承受的伤亡其实也算不上很大,但问题在于太短了,当大量的伤亡在短时间内突然产生,对一支军队士气打击非常大。

这也就是为什么十九世纪以前,炮兵大多都是实心弹,杀伤力并非很强,准头、射程也很差,但一众军事家却已然非常重视炮兵的原因。

因为炮兵造成的伤亡是持久而突然的,一旦自己的步兵单方面暴露在对方炮兵范围内,就会持续不断的造成伤亡。而且这种伤亡是突然性的,难以避免的,长此以往,军队就算不崩溃,士气也会一直往下掉,最后只差一场冲锋,就会被彻底击溃。

故而我们翻看鸦片战争的战斗细节时会发现,晚清军队并非是被英国的步枪火炮击溃的,而大多是在人家刺刀冲锋时崩溃的。

孔有德对攻城失利倒是还可以接受,胜败乃兵家常事嘛,但真正让他气闷的却是明军城头上那不知道从哪弄来的犀利火炮。

自己麾下二十门红夷大炮,一战就没了四分之一。要知道,这种大口径的红夷大炮,纵观整支清军也不过四十多门而已。

除了火炮以外,还有更珍贵的炮兵也上伤亡了几十人,这年头的中国还没有建立专业的炮兵学校,故而一名优秀的炮手,那都是炮弹喂出来的,极为珍贵。孔有德手下堪用的炮手,也就两百多人而已。quai.c0m

全节在一旁似是看出了自家王爷所想,在旁建议道

“要不下次我们把大炮分散开来布置,这样就不易被对面击中了。”

孔有德轻叹一声

“目前也就只能如此了。”

将炮兵分散开来当然可以降低被击中的风险,但这也意味着大炮杀伤力会大幅降低。

因为这年头大炮和火铳一样,准头极差,故而必须要以好几门甚至十几门向同一目标射击,才能造成集火杀伤。一旦分散开来,命中就只能靠信仰了......

孔有德又想起了什么,转头问道

“尼堪王爷现在在哪?”

之前尼堪作为追击南下明军的主力,没取得什么战果不说,还被几千明军溃兵给拖了一天一夜,实在让人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清军南下围城后,尼堪又带着他的骑兵继续自顾自往南抄掠去了,完全不把孔有德的要求看在眼里。

孔有德当然也不敢说什么,但现在攻城受阻,他就想让尼堪带军回桂林。八旗兵不仅仅只是骑兵犀利,步战也是一把好手,而且有了八旗兵坐镇,对于有些涣散的士气也能振奋起来,给各级将领吃个定心丸。

-------------------------------------

桂林城内,一开始对于胜利的喜悦已然逐渐消退,当略去辉煌的战果,明军这边同样是伤亡惨重。

两个时辰之内,明军伤亡约两千五百人,其中第一道战壕退往羊马墙这一阶段伤亡不多,大致也就几百人的样子。

大多数伤亡是在与清军在羊马墙拉锯战时造成的。即使依靠地利,但面对四万清军如同潮水般攻势,一万多明军还是非常艰难,伤亡率一度逼近两成,若非炮兵的持续输出和最后八千生力军的即时反攻,恐怕也在崩溃边缘了。

朱由榔虽然已不是第一次看见这种惨状了,但心中还是有些戚戚然。

他下令让周邦吩咐民夫营,将阵亡的一千多将士遗体统一埋葬在城西空地,那里依山傍水,以前建有靖江王的别苑,是个好地方。

同时也组织人手,照顾伤员,在这个时代一半以上死亡的士兵并非战死沙场,而是死在了落后卫生条件之中。

为此他还特意询问了城中是否有酒铺,而一番询问之后,令朱由榔欣喜的是,明末居然已经有高度的蒸馏酒了。

这就是他自己孤陋寡闻了,事实上蒸馏酿酒是宋代就有的技术,到了明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了。

西南地区气候潮湿,老百姓喜欢饮酒,除了自产的米酒以外,同样存在不少蒸馏酒作坊。

于是一声令下,从城中三处酒坊内,把所有高度烈酒全部买走,让照顾伤员的民夫营用以给伤员清洗伤口。

说起来还是周邦经验丰富,专门下令让人注意监督不准民夫和伤兵偷饮,违者重罚。

同时朱由榔还让人寻找未经染色的白色布帛用以包扎,但哪家铺子会存这么多没染色的布匹啊?最后还是在两家专门售卖丧葬用品的铺子以孝布充当......

虽然大家对这些措施不知所以然,满心疑惑,但穿越成皇帝就这点好,他不必费心思解释什么,圣旨就是圣旨,只要不是太过分,下面会去执行的。

至于他们的疑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最新章节第59章 战斗间隙,网址:https://www.7v55.com/144/144927/59.html